转自:新华财经
作为“千年药乡”,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立足“天然药库”资源禀赋和产业区位优势,以有机药源基地建设为支撑点,在甘肃省率先推进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创新探索共创共享共建新模式,全力打造中药材GAP基地,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打造“质量可见”的中药材,渭源县按照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南归北参川芪”种植布局,大力推广“政府统筹引领、科技保驾护航、第三方企业托管服务、终端药企跟踪共建”的四位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渭源GAP发展模式”。
据了解,该模式主要内容为:政府统筹规划生产基地、统筹资金统一采购发放投入品;科技团队提供和落实种植技术规范;龙头企业(代表合作社和种植户)建成大数据追溯系统,为终端药企提供规范的托管服务;终端药企落实基地共建与订单回收。
在该模式基础上,渭源县又创新推出第三方托管模式,由甘肃佰世堂有机中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县制药企业及饮片企业提供GAP基地种植端的技术托管服务,同时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药材GAP基地的技术水平,推动中药材GAP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渭源县创新探索中药材GAP基地监管共治,在中药材GAP基地积极采用现代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建立了渭源道地中药材溯源系统和数字合作社,利用大数据平台可视化定位,可对中药材基地、种子种苗、种植、田间管理、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和管理,确保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和内控质量标准全过程关键环节可追溯。
渭源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县10家企业申报的6.8万亩基地通过甘肃省中药材GAP符合性检查,面积占全省总量的29.4%;2025年,计划建成核心示范基地9个1.8万亩、万亩片带3个,GAP基地申报面积14.75万亩。渭源中药材种植管控水平正在加速提升,道地品牌效应正在加速释放。
中药材GAP基地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金钥匙”,更是药农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下一步,渭源县将积极通过打好“政策引导+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组合拳,让千年药乡道地药材更地道,让更多农户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实现“一根草药富一方百姓”。(分析师王恒尚)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