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冯跃龙)连日来,新疆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6日,新疆哈密北部的戈壁腹地,中建三局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五标段)施工现场,四川籍安装工谢宏斌和工友们正专注地进行光伏板安装工作。“一块光伏板重量超过15公斤,太阳一晒还特别烫手,需要两人配合进行安装。”谢宏斌一边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说道。
该项目是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工程,也是“疆电入渝”工程的起点。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风机吊装及光伏板安装工作。
“一片风叶长达110米、重量达35吨,要将其吊装到120多米高的机舱上,需要二三十名工人配合千吨级以上的履带吊车,另外还得有十多名工人协助。”在距离光伏区数公里的风力发电机吊装现场,中建三局现场负责人孟扬扬介绍,整个吊装过程都需要工人现场密切配合。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为应对高温,项目部制定了高温应急预案,每天作业前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根据气温灵活调整作业时间。”项目经理罗发海介绍,项目部还在作业区现场设立临时休息室,配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和急救设备,定期送上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食品,搭配冰袖、防风墨镜、手套、凉席等物资,加强防暑知识宣传,让工人科学防暑、安全施工。
“项目部调整作息、发放防暑物资,让我们感受到关怀,还是第一次有工地给我墨镜戴。”重庆籍安装工蔡强笑着说,大家都带着藿香正气水,提前喝下预防中暑。
上一篇:幸福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