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怕踩雷?
员工离职惹纠纷?
别担心!
小编整理了一份
超实用的
《法律风险自查清单》
5分钟快速自检,帮你精准识别常见“暗坑”,让企业经营之路真正省心又顺畅~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风险一:合同签订“埋雷多”
口头约定无凭据
合同主体不明确
资质有问题
关键条款模糊不清
这些都是常见“坑”
法官提醒
坚持“白纸黑字”:无论交易大小、对象多熟,务必签订书面合同。口头承诺尽量转化为书面条款。
做好“背景调查”:签约前核实对方主体资格(营业执照)、信用状况、履约能力。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查询。
关键条款务必清晰:标的(什么)、数量质量(标准)、价款支付(时间方式)、违约责任(具体情形和计算方式)清晰、具体、可操作。
警惕“格式合同”:对对方提供的格式合同要逐条审阅,特别关注免责条款、争议解决方式等。有疑问及时提出修改。
风险二:公章证照“管不严”
公司老板为图方便
让员工随意使用公章证照?
甚至被他人盗用或滥用
巨大损失警告!
法官提醒
落实“专人专管”:指定可靠人员保管公章证照,建立严格的用印审批登记制度(时间、事由、申请人、批准人、文件名称及份数)。
杜绝“空白授权”:严禁在空白合同、空白纸张上加盖公章。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授权范围、期限。
离职“即断权”:员工(特别是高管、财务、销售人员)离职时,务必立即收回其保管的公章证照、空白文书,并书面通知相关客户、合作伙伴,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如涉及)。
善用“电子签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考虑使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签章平台,方便管理且可追溯。
风险三:知识产权“无意识”
公司的自主创新技术
商业标识
产品设计等
被抄袭甚至被起诉侵权?
知识产权保护这件事
不能马虎!
法官提醒
中小微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设计、商业标识、生产作品应及时申请专利授权、商标注册与著作权登记。企业在进行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申请前,应充分进行全面查询与检索,确保侵权风险低、注册成功率高、企业名称和商标显著性强。同时,适当考虑企业未来业务的发展,在注册申请时可对于商标进行一定的延伸与拓展。
风险四:用工管理“不规范”
不签或迟签书面劳动合同
休年假扣工资?
加班费、社保、公积金
缴纳不足额不及时
调岗逼员工离职
这些行为,不能干~
法官提醒
加班费、带薪年休假均是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个月支付二倍工资。
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可进行岗位调整,但应合理行使用工自主权,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风险五:私户公用“不可取”
一人公司为节约经费
不做年度审计?
图方便将公司货款
直接打入老板私人账户?
当心连带责任~
法官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公司使用股东的私账收取公账,长此以往,极可能导致股东和公司的财产混为一体、无法区分,那么股东可能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一人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股东尤其要注意建立好公司台账,并在每个年度按时提交给第三方审计,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区分开。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