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6%
创始人
2025-07-10 14:02:06
0

中电联表示,今年以来的电力消费增长反映出国民经济在顶压前行、稳中有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展现了我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10日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显示,综合考虑我国当前阶段的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

报告称,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电网投产等情况,以及气温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总体平衡态势;迎峰度夏高峰期,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通过增购外电、最大化跨省跨区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偏紧局势可得到缓解;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近几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中电联表示,今年以来的电力消费增长反映出国民经济在顶压前行、稳中有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展现了我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电力消费平稳增长

分三大产业来看,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近年来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带来新型用电场景不断拓展。

1-5月,第二产业用电量2.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5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超过同期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保持4.5%以上的增长。

1-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月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8%。其中,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2%;批发和零售业1-5月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8%,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4%。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新能源车充换电服务需求增长推动了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电力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保障性行业,经济与电力关系密切。近年来,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电力弹性系数)受到社会关注。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表示, “十四五”以来,各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不变价GDP增速,我国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1.2左右。电力弹性系数与产业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绿色转型等密切相关。

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要求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提出“六抓六推进”重点任务。

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2.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1.8%,预计全年超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三分之二,占全国售电量比重约四分之三。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提升。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跨经营区交易取得关键性突破,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获得新成果,新能源进入全面市场化新阶段,电力交易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

为实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韩放表示,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二是完善有效衔接的电力市场框架,三是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市场机制,四是完善由市场决定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

她强调,深化电价改革,推动市场体现电能量、调节、容量、环境等多维价值,完善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强化电力市场与电力规划的协同,通过价格信号激励经营主体开发充裕的可靠容量和灵活调节容量资源,充分挖掘跨省跨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进一步优化煤电容量电价政策

容量电价政策自24年开始执行以来,全国各地全面落实政策要求,出台相关落实政策,并建立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电费950亿元,平均煤电机组回收固定成本为92元/千瓦·年。

韩放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体来看,容量电价在推动煤电转型升级、稳定煤电收益预期、激励机组顶峰发电、促进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为煤电企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降低市场化交易波动对煤电企业收益的影响,缓解煤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强投资者对煤电项目的信心;同时引导煤电企业更加注重发电容量的建设和维护,促使企业投资于更高效、更可靠的煤电设备,提高煤电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优化投资结构。

为进一步优化煤电容量电价政策,韩放建议,根据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建设情况加快落实成本回收比例,明确跨省跨区送电机组的容量电费分摊方式,明确热电联产机组因民生供热导致出力受限的相应政策,研究以试点的形式推动容量市场建设。

韩放表示,在能源转型不断加快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建议对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地区、连续结算试运行地区以及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明显地区,研究在2026年进一步提高容量成本回收比例。部分跨省跨区送电配套煤机容量电价执行困难,煤电机组外送容量电费执行方式不确定。建议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完善费用分摊协商机制,同时探索依据峰荷时段的容量保障价值作为完善容量电费的依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川首例“村改分”落地 年内全... 每经记者|张祎    每经编辑|张益铭     7月8日,由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改...
中材国际:7月28日将召开20... 证券日报网讯 7月10日晚间,中材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7月28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7月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巨能股份聘任48岁杨军为非独立... 7月10日,巨能股份公告,聘任杨军先生为公司非独立董事。资料显示,杨军,男,1977年11月生,中国...
华北制药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72...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7月10日晚间,华北制药(600812)发布公告称,经财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