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了“十四五”期间,社会民生事业领域的相关成就。通过一批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
周海兵表示,2024年,3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和48.8%,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
2024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
医保跨省结算更便捷 惠及超4亿人次
医疗方面,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周海兵表示,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医保跨省结算更加便捷。
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的占比提高到64.6%,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此外,我国还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了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努力让更多老百姓“托得起”“放心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