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虽然小标的额案件涉案金额不大,但每一件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近日,蒲城法院一名法官一次性高效执结四起系列小标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成功为农民工追讨回拖欠的劳务费。该案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这都是我们下苦挣的血汗钱,年纪大了,找个活不容易……”,四位申请执行人焦急地联系法官,言语中满是无奈与期盼。
原来王某、吴某等四人与郭某因劳务纠纷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郭某同意支付四人2000至4000元不等的劳务费,但逾期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考虑到该案涉及民生且标的额较小,申请执行人均为50至60多岁的农民工,执行法官高度重视,多次联系郭某,郭某以“身在外地”为由推脱,拒不透露具体行踪。
执行法官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郭某行踪后,向其发出严正警告:“若你拒不配合,我们将跨地域强制执行!”面对法律威慑,郭某仍心存侥幸,试图逃避责任。
7月6日,执行法官接到群众举报,执行干警迅速行动,将藏匿的郭某依法传唤至法院。法官向其释法明理,阐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然而,郭某仍以“发包方未结款”为由搪塞。鉴于其拒不履行的行为,法官果断宣布对其司法拘留决定。
最终,迫于强制执行的威慑力,郭某态度迅速转变,请求法官准许其联系发包方筹措资金,并当场全额履行了案款。至此,四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圆满执结。
这类小标的案件的执行工作,既是“陕亮执行·2025”专项执行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的具体体现。下一步,蒲城法院将继续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司法理念,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小标的案件“快立、快查、快执、快结”的长效机制,持续保持对涉民生案件的高压执行态势,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执行成效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作者:韩勇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