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邢诗瑶
在湖州,飞英塔、月亮酒店,或许你已见过,但你可曾想过,这些熟悉的建筑能用纸做成惟妙惟肖的模型吗?在长兴县吕山乡雁陶村的吕山盘纸工作室里,纸张不再只是日常物料,它被朱玉美巧手赋予生命,化作精致的艺术作品。她用自己的双手,盘出了中国版的“纸乐高”。
坐在工作台旁,63岁的朱玉美笑称自己是“两点一线的匠人”,她并未急于解答记者眼中的疑问,而是热情地邀请记者体验制作一朵简单的纸花。纸张轻微的摩擦声,与桌上的工具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成了美妙的旋律。
“做手工需要耐心,细节决定成品的效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胶水和纸的清香,周围展示柜里摆满了她精心制作的“微观世界”作品,从中可窥见了她数十年如一日坚韧的匠心。
朱玉美的手工之路,并非坦途。
上世纪80年代,她高中毕业后进入国企,编篮子、缝制毛绒玩具,在缝纫机前忙碌。“当时,上机穿线,我能比其他人多赚一倍。只要多想一步,就能做得比别人好。”然而,朱玉美的内心始终怀有一个未了的梦想——盘纸。
2001年,杭州举办西湖国际博览会,寻找独具匠心的民间艺人。“当时盘纸不被熟知,我就带着蛋雕画参展并加入民间艺人协会,可我心里始终惦记着。”其后,盘纸渐渐火了起来。朱玉美决心将所有精力投入其中,“那时,我想着,必须让更多人知道长兴吕山盘纸。”
盘纸技艺源自唐代,历经明清传入长兴吕山一带,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朱玉美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自成一派。2019年,她成功申请非遗,迎来了艺术生涯的新高峰,开始了“两点一线”的匠人生活,担任着长兴吕山成校非遗盘纸老师、吕山乡非遗工作室负责人,并在浙江老年大学上城学院担任手工编织老师。同时,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成为浙江省女子监狱和浙江省拱墅区强制戒毒所的手工艺教学老师。
匠心独运贯穿着她的每件作品。“要做到按比例缩小,这绝非易事。你看,裁剪刀、胶水、尺子这些工具虽然基础,但要做到每个细节都完全对得上,就得有理科思维,逻辑性也得强。”她指着桌上的纸花花瓣解释说,“制作时,先用纸盘出一个个零部件,再用胶水一一粘合起来。每个角度、每个尺寸都需要经过反复推算和测量,哪怕是几毫米的偏差,也会影响整体效果。”她停顿了一下,随即从玻璃柜中取起一对手掌大小的纸瓶,递给记者看。“这个纸才0.15厘米宽,2个瓶子还得保持一致,费了不少功夫。”
接着,她指着桌上的飞英塔模型分享起创作过程:“一开始图片不够清晰,我就去现场数每一层楼,每一根栏杆,又反复比对纸张颜色和材质,整整用了3个月才完成。”眼下,这个飞英塔模型已被市文保所预定收藏。
除了建筑,纺纱机、取水车、磨坊、粮仓、十里红妆……也在她的巧手下重现。“这些物件现在越来越难见了,我的手艺能留住它们,心里很满足。”她笑着从玻璃柜中取出一座小平房模型,“这是我小时候住的,那时外婆常坐在门口做盘扣,至今难忘。”
朱玉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亮,“现在想闲下来都不可能了。”她笑着说,“去年,我的《吕山盘纸系列》在浙江纸艺文创展上荣获金奖,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吕山盘纸的未来。”如今,朱玉美的丈夫和女儿也加入了她的技艺传承。
上一篇:三方面着力推动妇女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