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巍巍昆仑作证,大漠胡杨为凭。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副书记、十四师副政委白琳带领在十四师昆玉市任职的北京援疆干部人才,将国家战略转化为扎实行动,在昆仑山脚下书写着北京援疆的首善担当与时代答卷。
谈及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白琳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首善标准,把项目当基石、以资金为杠杆,推动十四师昆玉市高质量发展破局起势,让援疆力量化作兵地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白琳介绍,北京援疆持续提升支援力度。2024年与2025年累计投入援疆资金达7.88亿元,相当于“十三五”时期五年总投资规模,两年新建项目达90个,为师市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聚焦发展,白琳强调产业援疆是“核心引擎”,兵地资源共享是纽带。科技赋能让主粮亩产连创高产;以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引入企业,吸纳兵地职工群众就业;京疆亚货运班列带动兵地超万吨产品出疆;专项产业资金全链条“造血”,带动职工群众增收。
文化教育领域,白琳指出北京援疆注重“培根铸魂”。邀请国家级院团赴疆演出十余场,创排《沙海老兵》等剧目巡演,借力《乘风破浪的姐姐》等新媒体平台,以艺术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立名师、玉雕大师工作室,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京疆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建设,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谈及民生福祉,白琳说,民生工作要走入群众心中、暖到心坎上,要让兵地职工群众同享实惠。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解决道路照明、沙漠公路通信覆盖等问题,完成师市图书馆智慧化升级;医疗援疆融入中医药文化,开设“北京医生工作室”,优化“师带徒”传帮带机制,医疗义诊惠及兵地患者超万人次,让“北京医生”成为兵地职工群众共同信赖的品牌。
展望新征程,白琳表示,将紧扣援疆工作会议部署,以兵地融合为路径,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援疆提质升级,覆盖更广区域;深化教育援疆“名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惠及更多兵地学子;通过文化润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体援疆干部必将扛实政治责任,以更炽热的情怀在昆仑山下续写建功新疆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