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徐杨蕾
通 讯 员 张婉婷
本报讯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为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为保障市民游泳卫生安全,连日来,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嘉兴市卫生监督所)开展了夏季游泳池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对外开放的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和水质检测。
“pH值为7.26,浊度是每升0.4毫克,游离性余氯为每升0.36毫克,浸脚消毒池游离性余氯为每升5.0毫克,现场快检的结果是合格的,还有部分指标需要送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7月8日,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嘉兴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走进位于嘉兴经开区万朵城的一家健身馆,现场采样后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pH值等。
这是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检查的第57家游泳场所。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重点检查了游泳场所是否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设置是否合理等事项。
“游泳池专项整治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月初就已经开始,动员全市疾控中心对辖区内的游泳场所进行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并组织游泳场所开展自查。”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嘉兴市卫生监督所)监督执法二科科长陈建伟介绍,第二阶段从7月初开始,市疾控中心将对全市所有对外开放的游泳场所实现全覆盖检查。
如何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市民可通过“三看”进行判断:一看布局设施,是否按更衣室、淋浴室、浸脚消毒池、游泳池的顺序设置,是否配备救生员和急救室;二看公示信息,游泳场所是否公示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及每2小时的水质自检结果;三看健康承诺,进入泳池前是否要求泳客签订健康承诺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嘉兴大力推进游泳场所智能化监管,推行“畅心泳”游泳场所三色分级智能监管应用,目前已有140家游泳场所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并接入“畅心泳”智能监管平台,市民可以在“浙里办”APP中查找“畅心泳”,查看已上线游泳场所的更多信息。
据悉,首轮检测结果将于7月底公布,为市民选择游泳场所提供参考。
上一篇:一场跨越世纪的味觉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