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境祁连”奏响“绿富美”协奏曲
创始人
2025-07-10 04:51:21
0
“9号公路”在山间环绕。本报记者 刘程锦 摄峨堡古城实景演绎。王振国 摄卓尔山风景如画。本报记者 刘程锦 摄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进行切割作业。本报记者 王晶 摄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八一冰川的冰晶,草原上便腾起淡青色的雾霭。牦牛群披着霞光缓步移动,蹄尖踏过带露的草叶……这里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也是无数骑行者的梦想之地。

7月9日,随着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车轮碾过“天境祁连”的土地,这里再度聚焦起世界的目光。

当日,数百名骑手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赛道上飞驰,身后是皑皑的八一冰川,身旁是奔腾的黑河,头顶是澄澈的蓝天。这场国际赛事不仅是速度与耐力的较量,更是祁连县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旅、农畜产品”三位一体发展成果的舞台。

以生态为笔、以文旅为墨、以农畜产品为彩,“天境祁连”这幅壮阔画卷上正在续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篇章,向世人尽情展现其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

驰骋9号公路 遇见最美祁连

“绿动未来·驭见祁连”——9号公路新能源秘境穿越活动上,由数十辆新能源汽车组成的车队一路驰骋,沉浸式感受祁连的壮美风光与独特的人文魅力。

作为“9号公路”上的重要景点,集雪山胜境、草原秘域、丹霞奇观于一体的天桥山景区,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山地运动项目以及登顶后360度全景式观景体验,吸引大批游客关注。这里山势险峻,山体间天然形成的巨大拱形石桥横跨天际,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被户外运动爱好者称为“灵魂震撼之地”。游人穿梭在山间小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奇峰怪石与茂密森林,用镜头定格下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另一边,冰沟林海景区的露营基地里,来自广东的自驾游客李女士正在煮咖啡。“跟着环青赛的路线走,没想到发现了这么美的地方!”她手机里存着骑手们穿越林海的照片,背景里的雪峰与她眼前的景色一模一样。

峨堡古城遗址内,斑驳的城墙诉说着丝绸之路的千年商韵;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与雪豹、藏狐等高原生灵邂逅;在阿咪东索林海露营基地,感受松针坠露的清冽、篝火跃动的暖融……雪山草甸间,祁连生态之美尽收眼底。

除涵盖草原、森林、雪山、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9号公路”还融合了藏族、回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集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是一条体验西北地区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旅游路线。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培育发展露营经济……祁连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景观与交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以自驾旅游为核心引擎,打造“北驾祁连·9号公路”精品线路。今年1月至5月,该线路接待自驾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7.74%。

峨堡古城、卓尔山丹霞、黑河大峡谷……这条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体验的自驾线路,正成为西北大环线中最亮眼的生态文旅新地标。祁连县也因此强势入榜“2025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成了无数人心中最想奔赴的诗与远方。

正如祁连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包勇所言:“9号公路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连接自然奇观与人文记忆的情感纽带,让每一位自驾者在驭电前行中,读懂祁连的万种风情。”

惜一寸草原 护一方生态

7月,城市的热浪如潮水般涌来,祁连的草原牧场却像被大自然悄悄圈出的清凉秘境。

眼前,辽阔无垠的绿色草原宛如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每当微风轻拂过草面,便激起层层草浪,藏羊星星点点缀在其间,远处的祁连雪峰在阳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

“你瞅瞅现在这草,都快没过脚脖子喽!”阿柔乡牧民扎西弯腰拔起一丛三棱草,草茎上的露珠滚落掌心,折射出细碎的光,“牛羊吃的草足,你看那膘,噌噌往上涨!”牦牛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在此刻变得生动而真实。

祁连县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和甘蒙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高寒生物物种的“基因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孕育出优质天然牧草地,是久负盛名的“祁连山下好牧场”。

为保护好这片草原,祁连县特意量身定制了一套贴心的“养生方案”,扎实开展草地资源保护、退化草地治理恢复、草地资源监测提升三大行动,通过实施人工种草、围栏封育、退化草原改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项目,使全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以林(草)长制为基础,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县、乡、村三级林草长管林护草责任体系,深入落实“1+6”制度机制。全面开展草原综合监测、草原基况、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分布、危害程度等,进一步夯实草原生态保护力度。

“现在每年10月,我们就赶着牛羊,去隔壁甘肃农区的秸秆地里借牧越冬,让咱们的冬季草场休养生息。”扎西说。

生态修复的成效写在每寸土地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5年的58%提升至67.64%,天然草原鲜草产量每亩达269.93公斤,牲畜承载量科学调控至136.97万羊单位。更令人欣喜的是,野生动物回来了——红外相机捕捉到雪豹捕猎的身影,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稳步增长,黑颈鹤每年春天都会准时落在青海湖畔的湿地。

“北驾祁连·9号公路”沿线的生态监测点里,技术员李娜正盯着屏幕上的游客流量数据。“我们避开生态敏感区,并沿途设置了23处生态监测点,给每段路设定最大承载量,超过阈值就会通过小程序提醒游客错峰出行。”李娜说。

“爰有南山,叠嶂层巅,番儿仰止,呼曰祁连……”千百年前,祁连山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诵赞。如今,这座山下,水草依然丰美,牛羊依旧肥壮。

育沃土珍馐 结民生硕果

每天清晨6时,八宝镇的屠宰加工厂就忙了起来。检疫员才让卓玛穿着白大褂,仔细检查每只待宰的藏羊,在检疫合格单上盖下红章。“我们的藏羊都是纯天然放牧,肉质特别好。”她骄傲地说,这些羊肉将通过冷链车发往上海、广州。

青海拥有广袤草原,是全国藏羊主产区,享有“中国藏羊之府”的美称。祁连县作为全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102.102万公顷(1531.53万亩)绿色有机认证草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有机牧场之一。

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祁连县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加强祁连藏羊、祁连牦牛产业基础设施“硬件”和发展能力“软件”建设。

成功建立藏羊、牦牛核心群35群,其中无角白藏羊核心选育群规模达900只,藏羊良种覆盖率超过98%。值得一提的是,“祁连羊”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核验,“祁连藏羊”“祁连牦牛”不仅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还入选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一路攀升。特别是在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祁连藏羊”“祁连牦牛”“祁连黄菇”等系列产品格外亮眼,吸引众多消费者和客商驻足品尝、洽谈、购买,有机牛羊肉更是签下5000万元的订单。

品牌建设让祁连县的农畜产品有了“身份证”,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00个,成功实现全域绿色有机认证。带动245家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88元,同比增长7%。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见证了祁连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劲动能,更彰显了联农带农机制的显著成效。

如今,祁连成功成为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也为高原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祁连经验”。

八宝镇冰沟工业园区的直播间内,主播正热情推广着来自高原的天然馈赠。青海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祁连分公司营业部里,经理昂尖正在揽收发往全国各地的牛羊肉。“以前卖肉靠商贩上门收,现在通过直播,全国的订单都来了!”

夕阳西下,祁连山脉被染成金红色。草原上的牧归曲响起,牛羊踏着余晖走向圈舍,远处的帐篷升起袅袅炊烟。祁连人正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更动人的发展诗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费ETF(510150)开盘... 7月10日,消费ETF(510150)开盘跌0.19%,报0.528元。消费ETF(510150)重...
晨光新材涨停,成交额4766.... 7月10日,晨光新材盘中涨停,截至09:35,报13.85元/股,成交4766.49万元,换手率1....
华银电力涨2.34%,成交额1... 7月10日,华银电力盘中上涨2.34%,截至09:36,报8.30元/股,成交12.57亿元,换手率...
上证指数增强ETF(56281... 7月10日,上证指数增强ETF(562810)开盘涨0.00%,报1.067元。上证指数增强ETF(...
沪深300价值ETF(1595... 7月10日,沪深300价值ETF(159510)开盘涨0.00%,报1.151元。沪深300价值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