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李超然 马骏驰 摄影报道
盛夏7月,走进乌海市甘德尔山深处,山间的风带来凉意,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各种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忙碌喧嚣。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先后被列入国家发改委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项目。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下水库、地面开关站等组成,项目总投资约83.39亿元,额定水头为411米,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约为20.08亿千瓦时,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紧急事故备用、黑启动六大功能。建成后一次可发电约720万千瓦时,能满足100多万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对抽水蓄能削峰填谷、消纳新能源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当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期,电站可利用富余的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蓄积起来;当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期,电站将上水库的水放至下水库,利用水的势能带动发电。如此循环往复,使其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地下厂房已完成主厂房1至5层开挖支护施工,第6层开挖支护施工也即将完成,预计今年7月中旬,主厂房向机电安装移交工作面,计划在2028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抽水蓄能公司工程管理部五级职员李彦飞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内蒙古电网提供优质的调峰电力,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约26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5.05万吨,减少标煤消耗约35.8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