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竹编制作培训为精神障碍患者编织希望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彭毅) 为提升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能力,拓宽其融入社会的渠道,在彭州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制作技艺培训日前在市融乐阳光家园启动,来自成都隅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竹编老师在此手把手向学员们传授基础竹编技艺。
为了更好地推进竹编制作技艺培训工作,彭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建,副理事长曾勇一行也于近日到市融乐阳光家园调研了康复期学员的竹编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在竹编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学员们正逐步掌握竹编技巧,熟练后,学员每天能独立完成1-2件竹编作品。这不仅能让他们收获实实在在的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这份“我能行”的成就感,正悄然增强着他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
据了解,预计到8月中旬,参与培训的学员将达到20-30人,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学员有望具备能力承接少量订单,迈出融入社会生活的坚实一步。
下一篇:国办发文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