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激励企业扩岗吸纳就业、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促进匹配等7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知》进一步将市场作用、企业动能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来看,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要持续依靠市场机制的发力,激活企业稳岗扩岗的潜能,而非短期性、临时性的外部干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在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方面,《通知》提出,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等具体举措。
具体来看,《通知》明确,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深化政银合作,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贷款便利程度。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最高提至不超过90%,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不超过30%最高提至不超过50%。
“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的具体举措,是对小微企业、大型企业等不同规模企业的分类施策,将精准支持其稳岗扩岗,是促进企业释放更多活力的切实之举。”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张占武说。
在激励企业扩岗吸纳就业方面,《通知》提出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等“真金白银”具体举措,并强调企业领取社会保险补贴后,要尽快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明确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与重点群体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明确扩大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和项目实施规模,广泛吸纳重点群体就业。
“《通知》着重提出对重点群体的社保补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既提高了企业雇佣重点群体的意愿,又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并通过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保、加大稳岗返还力度等务实举措,直面企业痛点,形成‘降成本、稳岗位、促就业’的政策闭环。”张占武说。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此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已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知》从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加大重点群体培训力度、鼓励技工院校招收相关失业人员等方面,提出“相关企业可通过组织职工在岗培训等多种方式稳定职工队伍”“分类提供家政托育、新兴技术、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
“此次《通知》再次强调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的关键措施。特别是,针对不同主体、不同领域分类提供差异化补贴,有利于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
此外,《通知》还就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援助、开展就业监测、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多项部署。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规模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近段时间稳就业政策持续出台,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更加细化的措施要求,需要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协同,让就业服务更加可感可及。”张占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