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海大集团(002311.SZ)业绩持续增长。
7月8日,海大集团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在25亿元—2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7.64%—31.76%。
饲料主业销量大幅增长、生猪养殖业务盈利可观是海大集团上半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饲料、种苗和动保是海大集团最核心的业务,营业收入占80%以上。
近年来,海大集团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2024年,海大集团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236万吨,同比增长约40%。
海大集团称,饲料业务作为第一核心业务,追求核心能力建设及规模扩张,短期目标是2025年达到300万吨以上的外销增量,中期目标是2030年达到5150万吨销售总量。
销售向好净利预增
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大集团预计净利润将在25亿元—2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7.64%—31.76%。
2025年一季度,海大集团实现营收256.29亿元,净利润12.82亿元。以此计算,二季度,海大集团预计净利润在12.18亿元—15.18亿元之间。
海大集团表示,公司聚焦饲料主业,稳步提升国内饲料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实现饲料外销量约1365万吨,同比增加284万吨,增长率约为26%;其中海外地区同比增长率约为40%。同时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在轻资产、控风险的养殖模式下,盈利可观;受累于上半年禽肉价格低迷,公司禽屠宰相关业务录得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海大集团以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主要产品包括饲料、优质动物种苗、动保、生猪、水产品等。其中,饲料、种苗和动保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营业收入占80%以上。
从经营业绩方面看,从上市之前的2007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海大集团营业收入实现了连续17个年度增长,且从2022年开始,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盈利方面,近几年,尽管市场出现了波动,但海大集团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2022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9.57亿元、27.41亿元。
2024年,饲料行业受到天气异常和养殖疫病影响,导致需求波动加大,公司实现营收1146.01亿元,同比下降1.31%;但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达45.04亿元,同比增长64.3%。
造血能力较强,海大集团的财务状况也较稳定。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12%,货币资金35.42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6.28亿元、12.7亿元。
海外地区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海大集团采取了布局工厂的战略,将生产基地拓展至主要养殖区域及海外市场。
2024年,公司实现饲料销量2652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约210万吨),同比增长约9%,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分品种看(含国内和海外),禽料外销量1265万吨,同比增长约12%;猪料外销量564万吨,同比小幅下滑约3%;水产料外销量585万吨,同比增长约11%;反刍料及其他等外销量28万吨。分地区来看,国内饲料外销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约5%。
国际化是海大集团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在东南亚地区,公司以越南、印尼为核心,已在积极拓展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等市场;在非洲,以埃及作为桥头堡,逐步向东非、中非市场延伸,目前已在积极开拓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市场;在南美洲地区,公司以厄瓜多尔为根据地,已组建团队准备开拓巴西、智利等周边国家。
2024年,海大集团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236万吨,同比增长约40%。其中,水产料全年增长25%—30%,禽料全年增长50%。
海大集团还在海外地区持续扩产。就两大主要海外国家来看,越南是公司进入最早,耕耘最久,目前海外销售绝对量最大的区域,2024年销量增速25—30%。越南海岸线绵长,全年温差小,水域资源丰富,极适合水产养殖,目前是世界水产养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前列的水产品出口国。目前,公司在越南水产料销量已位居当地前列。
印尼是公司海外饲料销量绝对量第二大的国家,2024年销量增速超40%。当地人口众多,动物蛋白食品主要以鸡肉、鸡蛋和水产品为主。公司2017年进入印尼市场,2019 年首家工厂投产,2024年12月第二家工厂试投产,产能利用率正处于快速爬坡期。
海大集团表示,饲料业务作为第一核心业务,追求核心能力建设及规模扩张,短期目标是2025年达到300万吨以上的外销增量,中期目标是2030年达到5150万吨销售总量。
随着海外战略的实施,海大集团海外营收也在持续增长。2022年—2024年,海大集团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85.78亿元、109.4亿元、143.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19%、9.42%、12.51%。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