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选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企业,报告期内,北芯生命净利正在逐年减亏。不过,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募投项目能否消化等问题在二轮问询中受到上交所的关注。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报告期内,北芯生命存在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9个产品,在研产品共有8个,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
研发能力是衡量科创板企业质地的一大因素。2022—2024年,北芯生命研发人员数量持续下滑,分别为151人、136人及109人,且存在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2024年8月,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恒伟离职。离职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宋亮、李林、张鹏涛。
上交所在二轮问询中也关注了这一情况,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人员变化、研发团队的变动情况、相关人员的职级和工作内容等,分析相关人员离职对发行人业务和技术的影响。
北芯生命回复称,李恒伟在职期间主要负责功能学产品线方向规划、项目管理以及原一代IVUS主机设计转化工作,其离职前已完成负责工作的交接,已将公司重要资料交还。李恒伟的离职不会对相关技术和业务的承接、研发项目和相关业务的推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北芯生命表示,2023年及2024年,随着研发项目进展变化、公司主要产品商业化逐渐成熟、研发活动逐渐步入精细化阶段,公司根据内部管理要求加强研发效率和人效管理,研发人员数量有所下降,具有合理性。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北芯生命销售费用出现大幅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245.19万元、1.84亿元、3.17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9亿元、-1.4亿元、-4359.62万元。
在营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北芯生命销售费用不断攀升,报告期内分别为7588.23万元、10299.1万元和109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08%、55.98%和34.61%。
2022—2023年,同行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6.04%、23.25%。不难发现,北芯生命的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平均值。
在二轮问询回复中,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说明销售费用率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公司可能在市场推广、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多,以扩大市场份额或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会导致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如果公司处于新产品推广期,通常需要较高的销售费用来支持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和市场渗透。
北芯生命回复称,报告期前期销售费用率较高一方面系公司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时间较短且精准诊疗理念在国内普及度较低,相较于成熟产品线而言公司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市场教育、经验交流及业务推广的投入,承担核心产品线的市场领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公司尚处于商业化前期,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且收入结构较集中,规模效应尚未体现,随着公司产品的陆续获批、知名度以及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公司销售收入规模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销售费用率也会与行业惯例一致不断下降。
新增产能能否消化
此外,在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还关注了北芯生命募投项目相关的问题。
此次科创板IPO,北芯生命拟募集资金9.52亿元,拟投向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结合报告期内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变化、在手订单、主要产品的市场空间和销售规模,说明募投项目扩建产能的合理性。
据了解,北芯生命主要产品包括FFR系统和IVUS系统,2022—2024年,公司FFR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67%、67.06%、67.54%,IVUS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02%、93.17%、98.64%。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在当前产能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继续募资扩产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长期合理性需进一步评估。如果公司在未来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增长预期,或者其扩产项目能够带来显著的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等长期效益,那么扩产决策仍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公司直测FFR系统销售收入分别为8058.47万元、7914.58万元和7745.84万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北芯生命说明直测FFR产品是否存在销售放缓的情形、具体原因及应对措施。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显示,2023年和2024年FFR产品销售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医疗行业政策趋严、新产品入院流程放缓、公司重点投入资源至IVUS集采工作等因素影响。公司FFR产品国内终端植入量稳步增长,国际FFR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仍保持增长动力。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北芯生命方面发去采访函,对方回复称,“请通过公开招股说明书、问询回复函等公开资料查阅”。
文/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