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在主要锂电材料价格低迷的环境下,突破口更多在新型材料上。
随着磷酸铁锂价格大降,龙头德方纳米(300769.SZ)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连续两年亏损超10亿元,这期间德方纳米仍在不断开发新品并取得明显先发优势。
德方纳米已建成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2024年销量增速超200%;其补锂剂产品是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正极补锂材料,2024年销量增速超500%。
在产能利用率提升及降本增效措施下,今年一季度,德方纳米毛利率由负转正,盈利改善。随着磷酸铁锂价格趋稳,多个新品放量,德方纳米的业绩已度过最低谷时期。
磷酸锰铁锂与补锂剂有望打造第二曲线
锂电池行业一直在追求“能量密度”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磷酸锰铁锂具有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成本比三元锂低的特征,被视为下一代正极材料的重要方向。
磷酸锰铁锂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引入一定比例的锰而形成的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通过锰提升电压平台,磷酸锰铁锂理论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提升了15%~20%。
此外,磷酸锰铁锂为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和稳定性,低温性能接近优异,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寒冷地区应用的问题。
而相对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锰铁锂因不含镍、钴等贵金属,成本优势明显。且磷酸锰铁锂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使其在高温条件下不易坍塌,安全性高于三元锂。
在应用方面,宁德时代基于磷酸锰铁锂技术的M3P电池已应用于智界S7长航版和四驱旗舰版,分别实现705公里和63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验证了磷酸锰铁锂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潜力。
德方纳米在磷酸锰铁锂的布局上已取得领先。年报显示,德方纳米在业内较早开始了磷酸锰铁锂产品的基础研究并布局相关专利,2020年解决了高电位离子溶出难题并开始向客户送样测试,较早通过了客户的批量验证,产品经过了多轮的测试验证和性能优化提升,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
德方纳米目前已建成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德方纳米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目前公司的磷酸铁锂产能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技改切换成磷酸锰铁锂产能。
年报显示,德方纳米的第一代磷酸锰铁锂产品已实现批量装车,第二代更高性能磷酸锰铁锂产品验证进展顺利。2024年,其磷酸锰铁锂的销量同比增长近 200%,在乘用车领域的出货量居行业第一。
除磷酸锰铁锂外,德方纳米也在布局补锂剂,并率先量产。
在锂电池首次充电时,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还原分解,形成SEI膜,永久消耗正极提供的活性锂(损失量达5%~20%),导致首次库伦效率(ICE)偏低(通常为70%~90%),补锂剂应运而生。
补锂剂在首次充电时释放额外的锂离子,补充SEI膜消耗的锂,使更多锂离子可参与后续循环,提升ICE至95%以上,由此带来的最显著效果就是提升了能量密度,也有助于延长锂电池循环寿命。
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或将带动补锂剂需求增长。德方纳米表示,经过测算,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补锂剂的需求会大于液态电池。
德方纳米的补锂剂已在产能规模及产业化进度上取得领先。年报显示,德方纳米的补锂剂产品是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正极补锂材料,先发优势和性能领先优势突出,目前已建成5000 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2024年,德方纳米补锂增强剂的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此外,德方纳米也在不断对磷酸铁锂产品进行升级迭代。推出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其压实密度与动力性能指标达到行业前列水平,已经实现批量出货,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德方纳米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第四代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更高,下游客户较为认可,目前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
财务分析:毛利率回正,业绩企稳
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达79.8GWh,同比增长227.4%,市占率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2022年磷酸铁锂市场延续高增长,储能市场的爆发则进一步拉动磷酸铁锂需求。
受此带动,德方纳米业绩爆发性增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2022年,德方纳米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13.93%、355.30%;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06.24%、188.36%。2022年,德方纳米营收突破200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20亿元。
2023年以来,受竞争加剧下磷酸铁锂价格不断下跌影响,德方纳米业绩下滑明显且深陷亏损。2023—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6.36亿元、13.3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0.19%、-4.64%。
2025年一季度,德方纳米业绩仍延续亏损,但毛利率为0.3%,由负转正,盈利水平有所改善。德方纳米表示,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改善与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有关。
此外,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近期磷酸铁锂价格跌势已然放缓,也缓解了德方纳米的业绩压力。
结合磷酸铁锂历史价位以及业内主要企业的业绩来看,磷酸铁锂价格后续跌幅或有限。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国内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为3.05万元/吨,处于历史低位;此外,多家磷酸铁锂上市公司出现亏损,未亏损上市公司也多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预计短期内磷酸铁锂价格回升难度较大,但向下空间也有限。
此外,2023—2024年德方纳米大幅亏损也与大额存货减值损失有关。2022年,碳酸锂价格高位运行,在业绩高增的背景下德方纳米为保障生产囤积大量原材料,导致存货余额激增,从2021年末的15.62亿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51.33亿元。
之后随着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2023—2024年,德方纳米分别计提了9.45亿元、4.38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严重拖累了利润。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继续下行,但跌幅收窄,价格在低位逐渐趋稳,预计今年德方纳米后续存货跌价损失将明显减少。
整体来看,德方纳米已度过盈利低谷期,凭借磷酸锰铁锂、补锂剂等新品的提前占位,多线并进下营收有望止跌回升并进一步改善盈利水平。
(字数:2322)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