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 农文旅融合让乡村有“颜”更有“值”
每日甘肃网7月9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张凡)盛夏时节,走进镇原县,临泾镇祁焦村墨香四溢,郭原乡毛庄村直播火热,庙渠镇碧波潭上传来阵阵游人笑语……一幅“农为根基、文铸灵魂、旅添活力”的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土特产”就是“金饭碗”。在临泾镇祁焦村,千亩土地上不仅种植着黄花菜、白瓜子等农作物,还有农家黄酒、土蜂蜜、胡麻油等特色产品,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积极盘活本土文化元素,依托于右任书法馆、祁庄家训文化广场、盛洋家庭农场等,开展书法研学交流和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发展香包刺绣、手工品制作等。并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网络直播,推荐村里的农特产品及乡村景点,形成了‘网上带货+乡村康养+农产销售’的发展格局。”祁焦村党支部书记段国杰说。
郭原乡毛庄村则以“让乡村更像乡村”为理念,在保留农田、村舍、果园等风貌的基础上,建成300亩辣椒基地及配套加工链,“第一书记+青年团队”的直播模式让辣椒酱、椒叶茶等产品在市场热销。
“我们帮助村上成立了电商直播工作室,通过‘毛庄小杨驻村记’视频号定期直播,让苹果、红梅杏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去年,直播销售额就突破了10万元。同时,积极打造手工作坊、农耕体验园、特色民宿等,形成了‘以销促旅、以旅带产’的良性闭环。短视频大赛、辣椒采摘赛等活动的举办,更为农文旅融合增添了缤纷色彩。”毛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朝阳说。
庙渠镇以“红绿融合”为引擎,为农文旅融合注入澎湃动力。夏日里,碧波潭景区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游人悠闲地坐在小广场品尝瓜果。“依托碧波潭甘泉和清水河,今年村上新建生态香瓜、蔬菜采摘园6座,实现村集体增收与农文旅产业发展的双赢。”庙渠镇店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兵说。
镇原县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商业为纽带、以旅游为载体,将乡村的农业根基、商业潜力与文化底蕴巧妙结合,积极探索景区带动型、农业观光型、主题民宿型等多元发展模式,多举措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文旅、农旅、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全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乡村文旅繁荣兴盛。
责任编辑: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