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柴嵘)昨天,国家卫健委介绍,我国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国家卫健委介绍,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2025年,我国每千人口将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到203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托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公众普惠托育服务需求。
我国将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
其中,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新建居住区需与托育设施同步建设、同步交付,老城区通过城市更新补充设施。
同时,国家卫健委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用人单位可利用存量土地建设托育设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民办托育机构可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托育服务机构将享受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居民价格及场地费用减免等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运营补助。医疗卫生机构需为托育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国家将加强托育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并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和质量提升行动。
国家卫健委表示,各地需在2025年前出台普惠托育机构认定标准,完成县域内机构认定工作,并将托育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确保消防、食品等安全规范落实到位。
■解读
重点解决“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问题
国家卫健委表示,托育服务的相关体系已基本建立,目前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相应支持措施,下一步将建普惠体系,解决“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4.08个,距2025年目标托位数4.5个还有一定差距。超三成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缺口约300万,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不足8%。
怎样才能“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调查显示,家长最担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托班远、价格贵,安全和质量没保证等,实际上是“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这三个方面的诉求。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100亿元支持普惠托位建设,江苏省目前已经实现所有设区市和一半以上县市区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多种服务。
上海为居民打造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每年为每位适龄孩子和家长提供12次免费临时托、即时托服务及12次免费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调查显示,托育机构的房租、运营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的75%以上,目前,全国已有1315个县出台了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以北京为例,目前普惠托育价格平均每月3000元,比此前的平均市场价格下降了一半。
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了托育机构伤害预防、营养喂养等标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服务,规范托育服务发展。同时相关院校开设了托育专业,发展专业的服务职业培训。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