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以前没事时候就是去公园、广场转转,自从社区有了老年大学,我就报了中阮课,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演出,生活更有意思了。”昨天,家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新海花园小区的王阿姨笑着说。如今,王阿姨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生活也变得充实、多彩。
今年以来,海州区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创新打造“教乐康养”文化养老新模式,通过“嵌入式”教育、丰富文娱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等举措,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了解,海州区民政局联合连云港开放大学创新推出“嵌入式”老年教育,目前已在外仓社区、康文社区、海连社区、幸福社区、双园社区等地设立教学点。钢琴、戏曲、智能技术等20余门课程被送到居民家门口,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的课程设置实行‘动态清单’管理,每月开展需求调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教学点老师陈庆介绍道。这种灵活的办学模式深受老年学员欢迎。
在提供学习平台的同时,海州区还积极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舞台。区民政局组织选手参加全市第三届“老年达人”智能技术运用大赛;幸福路街道西大岭社区开展老年趣味运动会;路南街道新南社区举办敬老掼蛋比赛;葵花社区“乐龄年华”组织老人和儿童开展泥塑体验课,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更可喜的是,文化养老正催生新的社会参与模式。各街道积极发掘培育社区银龄志愿者,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动老年人实现从“受助者”到“服务者”的转变。海州街道“古城蓝”志愿服务队开展“五个一”志愿服务;新海街道海连社区“银发先锋”免费提供书画、歌唱、舞蹈培训,并在节假日组织文艺演出;洪门街道依托“梦翔”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及洪门说唱团,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恒爱”暖心主题志愿服务。这些由老年人主导的志愿团队,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通过保障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维护老年人权益,积极倡导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持续激发老年人精神活力,让辖区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多彩。
通讯员 徐欢 张梅莲 史文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