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9日电(吴晓琨 李刚)7月8日上午9时许,牡丹江火车站内人流如织。服务台客运员郭霞刚将一位带着双胞胎的妈妈送上D8530次列车,又转身快步走向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大爷,您的车次在3站台,我扶您过去!”暑运开启后,这样的场景在牡丹江站已成常态。
“手语服务卡”架起无声桥梁
“您好,需要帮助吗?”服务台前,郭霞举起一张印有常见手语图示的卡片,微笑着看向一位神情焦急的年轻女孩。女孩眼睛一亮,立刻用手比划起来。原来,她是一名听力障碍旅客,担心错过列车。郭霞迅速通过卡片沟通,并一路将她送至站台。
这张“手语服务卡”是郭霞的“发明”。作为该站“佟林江明星示范岗”的新一代领头人,她发现听力障碍旅客常因沟通不畅而手足无措。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手语,并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服务卡。“现在,我们和听障旅客的沟通效率提高了不少。”郭霞说。
“银发攻略”让老人出行无忧
“姑娘,我又来啦!”75岁的洪春老人是牡丹江站的“回头客”。这次,她掏出手机递给郭霞:“闺女,你上次给我的攻略我弄丢了,能再发一份不?”郭霞笑着点头,随即从服务台取出一本巴掌大的手册——这是她专为老年旅客整理的“出行攻略”,包含购票指南、换乘路线、重点服务电话等信息。
“以前老人总担心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现在有了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攻略,他们可以随时查看。”郭霞介绍,暑运以来,车站已发放此类手册200余份,还针对残疾团体旅客建立了“服务档案”,提供从进站到乘车的全程定制服务。
母婴室升级:哺乳妈妈的“温馨驿站”
二楼候车厅的一角,升级后的母婴候车室成了哺乳妈妈王女士的“救星”。室内不仅配备了婴儿护理台、温奶器,还有专属检票“唤醒”服务。“工作人员会提前15分钟提醒我检票,再也不用抱着孩子慌慌张张跑了。”王女士满意地说。
该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刘颖介绍,今年暑运前,车站对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优化:站内新增35个休息座椅,重点旅客候车室可同时接待多类特殊群体,而“一条龙服务”预约系统更是将站前接送、绿色通道等12项功能整合,“一个电话或线上预约,服务全程联动”。
数据背后是温情
截至7月7日,牡丹江站暑运已发送旅客18.82万人,同比增长1.18万人,增幅7%,日均服务重点旅客百余位。在郭霞的服务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7月8日,护送29位重点旅客上车,解答问询200多人次……”
“暑运是对车站服务的‘大考’,我们不仅要让旅客走得了,更要让他们走得舒心。”中午时分,郭霞又去站台送走3位重点旅客,擦了擦汗,郭霞的目光再次投向候车大厅,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旅客正等待着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