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中午11点,两处飘着饭香的职工食堂正演绎着不同的温暖故事——在高淳开发区瑞淳高新职工食堂,前来就餐的周边企业职工边用餐边扫码报名工会“职工Yeah校”课程;1公里外的古柏街道江张村职工食堂,网约车司机们捧着热乎的盒饭感慨:“15元两荤两素,比路边摊干净实惠多了!”(7月8日《江苏工人报》)
一口热乎饭,满满获得感!职工食堂“暖胃更暖心”,有效解决了就业群体“吃饭难”问题,以小切口撬动大幸福。
职工食堂建设有力度更显温度,饭菜质量与安全是必须守牢的底线。正所谓“众口难调”,要结合饮食特点、策应不同需求,从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合理均衡入手进行烹饪制作。同时,要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无缝对接,切实把好食品安全关,让职工吃得安心与放心。
职工食堂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实惠,这种供餐模式要走得更远,必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职工主角”的共担机制。譬如,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众筹”;培育一批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助餐配餐服务企业;搭上“互联网+”快车,针对新就业群体创新配餐服务模式。只有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兜底保障责任,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民生关怀的最大公约数,才能让职工食堂实现可持续经营。
职工食堂里既有价廉物美的饭菜,也有融洽的用餐氛围,职工边吃饭边拉家常,可谓其乐融融。事实上,职工食堂亦是社交场所,在满足就餐需求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用餐者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进一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整合资源要素,拓展服务范畴,打造志愿服务、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多平台的“职工之家”。(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