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微博
2023年12月14日,安徽淮北,一家外资企业车间内,工人赶制出口汽车线束订单。图片来源:CFP记者 辛圆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介绍治理效能方面取得的成绩时,郑栅洁说,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加快转化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能力。
第一方面,郑栅洁表示,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第二方面,郑栅洁指出,中国的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越来越强,例如今年1月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灾后30分钟后中心区域开始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数小时内载有救灾装备和人员的救援飞机就已经抵达,当晚受灾群众就住进了防灾帐篷、吃上了热饭热菜,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郑栅洁表示,治理效能的稳步提升,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祛除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在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除了治理效能方面取得的成绩,郑栅洁还谈到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情况。
他特别提到,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
“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另外一个概念就是,相当于国家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这三个省的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郑栅洁表示。
他同时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平均在5.5%,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民生福祉方面,郑栅洁提到,教育方面,为了让教育更公平更普及,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医疗方面,为了让群众就近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在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