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 罗惠敏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这一深情之举,不仅是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那段浸透血与火的民族记忆的深情回望与庄重致敬。百团大战的号角虽已远去,但其中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依然穿越历史烟尘,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这道精神坐标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书写精彩的奋斗篇章。
这道精神坐标,闪耀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信仰之光。百团大战的号角,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血肉之躯书写的信仰宣言。面对强敌环伺,八路军将士以“破袭正太路”的果决,彰显了对党绝对忠诚、对信仰坚贞不渝的钢铁意志。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奔赴抗日前线途中,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写道,“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字字千钧,映照出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纯粹初心与赤胆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先烈为镜,深植忠诚之根,将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将理想信念化作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这道精神坐标,镌刻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斗争之魂。百团大战,作为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战略性主动进攻,其核心价值正在于一个“敢”字。在敌强我弱的严峻态势下,敢于向侵略者亮剑、敢于打乱敌人部署、敢于在逆境中开辟胜利希望。正是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气概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必胜决心。如今,我们身处发展的攻坚期,面临科技创新的“无人区”、风险挑战的叠加期,同样需要发扬这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百团大战的主动出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涵养“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果敢,在风险挑战面前挺身而出不退缩,在矛盾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敢碰硬,在歪风邪气面前坚决斗争不妥协,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不断征服推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这道精神坐标,流淌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为民之心。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将士之所以能在群众掩护下克敌制胜,根本在于他们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生命守护百姓家园。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回忆:“人民群众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子弟兵,我们也把晋察冀当成自己的家。”这份军民鱼水情深,正是此次战争胜利的力量之源。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这份赤诚为民的情怀,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主动走出机关大楼,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巷,真正俯下身子、沉到一线,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耐心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呼声,切实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把群众关心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等“关键小事”,当作自己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头等大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温暖民心,用实绩赢得信任。
责任编辑:郭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