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7月9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上证指数时隔8个月重回3500点。
CPI同比由降转涨
“6月份,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其中,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6月份,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和1%;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6月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降幅分别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
此外,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收窄。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环比方面,6月份,C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6月份,食品价格降幅小于季节性。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此外,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由降转涨,服务价格环比稳中有涨。
PPI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董莉娟表示,影响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
“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叠加钢材、水泥等供给相对充足,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董莉娟说。
二是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董莉娟分析,夏季到来,西北地区太阳能、风力发电及西南地区水力发电增多,使整体发电成本有所降低,6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9%。
三是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我国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加大,6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0.2%,纺织业价格环比下降0.2%。”董莉娟说。
同比方面,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6月份,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三是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董莉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