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庄佳莉 通讯员 谢雨淼
本报讯 近日,南湖区建设街道“红船旁的有信少年”暑期系列研学活动在子城欢喜书店拉开序幕。首场活动“子城‘欢喜’追光之旅”,以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为核心,为近20名小学生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课。孩子们化身“非遗文化体验官”,在亲手创作中触摸历史,感受非遗魅力。
活动巧妙串联起传统与现代。在掐丝珐琅体验课上,这门源自宫廷的繁复技艺揭开了神秘面纱。指导老师归漓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历史渊源与独特艺术价值。随后,孩子们变身“小工匠”,亲手调制珐琅釉料,屏息凝神地将彩砂细心填充到金属丝勾勒的图案中——这便是关键的“点蓝”工序。随着釉料填满,哪吒、石矶娘娘等生动形象跃然而出。“制作掐丝珐琅特别需要耐心,但完成后的成就感满满!”辅成小学的纪瑾萱兴奋地分享道。
烧箔画体验则让孩子们领略了金属箔材与色彩交融的奇妙反应。压轴的非遗拓印课,则将千年技艺的厚重魅力推向高潮。指导老师孟凡杰首先介绍了拓印的历史及其衍生的版画知识。接着,在老师示范下,孩子们学习在吹塑板上设计、刻画,均匀刷涂颜料,覆纸按压……一条灵动的鱼儿瞬间“游”到了纸上。书本上抽象的非遗概念,在孩子们手中变得真切可触。
“活动太有意义了!体验了这么多非遗技艺,以后我要做非遗‘小使者’,向更多同学介绍它们。”南湖实验学校的徐嘉扬自豪地说。
“子城‘欢喜’追光之旅”作为“红船旁的有信少年”暑期研学的开篇,紧扣文化传承内核,精心设计实践环节。让孩子们亲手参与,在‘做’中体悟匠心,在‘学’中建立认同,这是培育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课堂。”建设街道党工委委员倪云钰表示。
据悉,“红船旁的有信少年”暑期系列研学活动后续还将举办3场。未来,建设街道将依托辖区内丰富文化资源,继续开展相关体验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研学形式,致力于在青少年心中根植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