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持续增长的压力下,管理者要切实地贡献价值,不仅要会管理,更要懂经营。本文将从经营思维、管理习惯、管理技能等多个维度切入,助力管理者反思实践,找到成长方向。
春暖花开
正文字数 2267 字 |阅读 8 分钟
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经理人往往对经营的敏感性弱,而对管理的敏感性很高。
比如大家会更在意谁说了算,管理归属是谁,拥有什么权利等这类管理问题,但是有关市场如何、客户如何、产品如何、合作伙伴如何、经营上应该做什么等经营性问题相对谈论得比较少。
对一家企业而言,经营是摆在第一位的,所有管理都应该是围绕着经营所做的安排。我在《管理的常识》这本书中也明确地阐述过这种观点,“管理始终要为经营服务”。
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理人是对每个管理者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经营的确变了,经理人不能只是关注企业内部人员如何工作,一定要看外部的变化。
环境真正的变化是消费者更有权力了,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消费者强调“不要浪费时间”,另一个是消费者“有各式各样的选择权并有能力做出选择”。
无论环境怎么变,如果企业能够一直与顾客在一起,并为顾客创造价值,就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今天经营的核心是我们真的要站在顾客这一端,快速去回应他们。我们是不是真的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了?我们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想象?
环境巨变呈现出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成功的商业模式都面临被颠覆的可能。传统的经验是把成功的要素作为判断未来的依据,而数字时代的方法则常常是要颠覆成功的要素来判断未来的机会。
与一些新兴企业的交流,让我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同样印证了我对“无限增长” 的观点。为什么增长可以是“无限的”?
·第一,机会本身就是无限多的,大家看每个行业、每个市场的机会,不难得到这个判断。
·第二,商业模式不断被更新,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增长。
·第三,每个行业、每个时间都有颠覆者、新进入者重新定义行业的价值,价值创新让增长一再出现。
如果这样理解增长,就需要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理解——成功就意味着接近失败,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些持续领先的企业都是不断地自我迭代,就像海尔也提出不做传统企业,要做一个时代的企业。
时代的企业是什么?是变,是融合,是超越自己,所以对这个时代的经理人来说,也要调整自己的步伐跟上变化。
以制造型企业为例,其核心必须在生产和制造中创造价值。
所以,经理人最需要关注的是单位时间的产出。通俗地说,哪个项目花钱最多,就应该在哪里下最大的功夫。比如说原料成本占了成本的80%,就必须在原料上下大功夫。在单位时间产出中,围绕最昂贵的项目做调整,你的产出就会变高。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成本与品质之间的关系。能以最低成本达到最理想品质的才是最佳方案,最佳方案的衡量标准就是成本与品质、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需要关注的是工作方法。方法要简单,比如生产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持续改善。持续完善是制造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核心所在。
·二是产能规划。产能实际上是不同部门的产出,改变整个产能的要求就是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本质,把应该做的做好、做到位,而不是容易的就做,难的就不愿意做。
·三是勤奋并懂得如何工作。经理人要以身作则,投入时间和精力,否则肯定是难以取得结果。
要有高产出的管理习惯,一定要建立好“处理问题”的模式,比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建立高效的协作网络。组织核心能力的打造中重要的一个也是数字技术能力,一定要建立起“处理问题”的模式,化不规律为规律。
管理者遇到的问题都是不规律的,甚至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是之前未遇到过的,你要去解决它,要成为解决问题的表率。
1.开会
开会一定要有效果。要让会议有效率、有效果,需要记住以下三点。
·记住你的角色,经理人开会的角色就是要得到解决方案,不是要讲道理。工作会议是不需要讲道理的,工作会议就是讲怎么干、结果是什么。
·过程导向,一定要在过程中控制住会议时间。
·任务导向,针对你的计划去开会,不要跑题,聚焦问题,控制住发言的价值。
2.决策
首先,一定要由离问题最近、最了解问题的人参与制定,这是首要的要求。
其次,谁承担责任,谁做决策,比如销售人员就谈怎么实现销售,品质人员就谈怎么提高品质。
最后,坚决执行决策。决策是为了执行,而不是追求正确性。决策的重点在于做出决策后,能不能确保决策真正得到执行并取得效果。一旦做出决策,就要全力以赴去支持。
3.计划
计划管理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并因此决定工作质量。
计划管理就是针对每个过程的管理,应该是按照时间轴和目标轴展开行动。目标是起点,重要的是你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方法,而不是目标本身,也就是你的行动方案是最重要的。每天检查,日日检查,紧守你的计划。
除了这三件事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关注组织效率与组织柔性,而这来自内部协作。管理是协作,不是简单分工,内部更重要的是贡献。一个组织柔性的获得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柔性,而这来源于经理人的契约义务,就是经理人要自觉担当职责。
组织效率是通过组织柔性得到的。组织柔性的获得需要经理人做到以市场为基准,在组织内谈奉献,以契约义务为基本精神,努力践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激活”,激活是从团队的心态、能力以及结果这三个层面上评价的。经理人要有主人翁的心态,热情洋溢且充满激情,迎难而上,用持续的努力获得绩效,这就是激活。(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