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结对师徒挺合拍
创始人
2025-07-09 06:31:09
0

转自:黑龙江日报

师徒俩分析玉米生长情况。徐磊摄

□徐磊 陈阳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这两年,我们师徒负责的地块,年种植产量均保持50斤/亩的幅度增长。今年,我俩准备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产量新高……”

进入夏管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三三两两讨论技术的“新老”组合,通过这种“搭班子”“结对子”的田间管护新模式,让行之有效的“传统”农业生产经验与智慧数字并存的新型农业科技,在师徒间得到高效的“流淌”传递、有机互融,为分公司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持续种植高产攻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动能。

在军犁管理区示范田,青年农业工作者迟洪波正通过终端APP,查看了解近800亩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随着他熟练地操作,分布在大田中的10余个农情基站采集的数据仅需几分钟便尽数掌握。

“农情数字化采集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农业工作者的标配,而且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科技的不断升级迭代,农业工作还会越来越轻松。”从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全靠“眼”和“腿”,到现在智能化、数字化设备集成逐渐主导了田间管护,短短几年时间,迟洪波见证了现代科技给农业生产形态带来的改变。

“从目前采集到的农情信息来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杂草……”迟洪波的话还没说完,不远处的另一位种植者已经走近,“小迟啊,这两天气温高,现在还是水稻分蘖的关键期,不能上水,通知种植户勤观察吧,我怕草长出来。”

来人正是迟洪波的种植户师傅张玉春,超过20年的种植经验,让他有着各农时阶段重点工作的敏锐性。“我这正要给你打电话呢,基站采集到的资料分析,也是会有草情……”现代农业基站数据采集与“传统”经验分析得到的结果达成了一致,说话间,一条关于近期除草封闭的农业指导意见便由迟洪波发送到微信群内。

蹲在新修建的现代化智慧农渠上,师徒二人又开始分析苗情情况。“智慧农渠就是好,今年我几乎没怎么管,这秧田里的水位保持得真不错,跟最佳标准的误差都是用毫米来计算的。”面对新型农业设备带来的成效,张玉春不由得直竖大拇指。“那你告诉我喷施返青肥的时机也不赖啊,喷完就连着好几个晴天,养分全吸收了,看这苗的长势,今年又得破这块地的单产纪录了吧!”对于师傅传授的经验,迟洪波也是打心底佩服。

而在分公司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田内,另一对师徒此时正对移栽后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玉米移栽与水肥一体化这两项新技术牛吧!比同期播种的幼苗现在得高出三分之一了。”青年农业工作者董振华打趣地说着。而他的师傅,有着30年农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宋其海,正专注地翻看着幼苗叶片情况,“该中耕了啊!看这叶片,有点缺肥了。”

看出了董振华的不解,宋其海俯下身子,扒拉起了土块,在手中捏碎又散落。“我知道你想说前两天刚喷完叶面肥,但是这土有点轻微板结了,近期中耕一下,能更好地促进微生物活动,有效提升肥料养分。”董振华仍不言语,只是拿出手机,记下师傅的指导意见。

来到地块更深处,在新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加持下,已经比小腿高的玉米秧苗正在风中摇曳,相互摩擦的沙沙声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老宋,你这些种植经验够我学半辈子。”董振华由衷地发出感慨。看着一望无际、满眼翠绿的大田,宋其海回应说:“现代农业科技与新型农业技术才更重要啊!”

科技兴农的成效摆在眼前,师徒二人心中都清楚,只有用好农业技术提“针”织锦,提升科技化水平发挥运“针”之力,在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穿针引线间,将稳产高产这个“锦”的底子打好,再通过成熟的经验锦上添花,才能让种植单产愈加丰满……

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持续发挥“新老”农人优势,走出了一条“新农人”主攻科技化、“老农人”指导判断的农业发展新路子。使经过时间验证的“传统”经验有了用武之地,让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新型农业技术更好得到应用推广,促进不老的“经验”与常新的“科技”有机互融,产生了“1+1>2”的效果,促进地区农业种植单产得到稳步提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跟踪指数冲击7连阳!华富中诚信... Wind数据显示,2025年7月9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上证指数时隔8个月重回3500点。新...
通达电气涨2.42%,成交额1... 7月9日,通达电气盘中上涨2.42%,截至13:00,报13.96元/股,成交1.34亿元,换手率2...
聚焦本地化与绿色金融,创维光伏... 7月4日,创维光伏于曼谷四季酒店举办“光耀启航·Sail with SKYWORTH”品牌盛典,发布...
杰创智能:与阿里合资企业鑫蜂维... 7月9日,记者从杰创智能获悉,7月8日,公司与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蜂维科技”)正...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规划的1... 观点网讯: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