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包容的凉州文化
创始人
2025-07-09 03:56:27
0
武威南城门楼 郝生元

张国才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以武威为中心形成的凉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其生成、发展、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彰显着鲜明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从马家窑、齐家、沙井等史前文化,到汉代“设两关置四郡”、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到隋唐时期先后设凉州总管府、河西节度使等经略西域,乃至宋元明清,或在此设置辅郡,强化治理,或建立卫所,屯垦戍边,或崇尚儒学,推行庙学制度等,凉州的历史延续从未中断,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其中,中国旅游标志、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的“铜奔马”,在造型艺术等方面极具代表性,它的姿态动作是汉代人艺术情感与灵感释放的完美结合。武威医药简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体现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前凉时期大修姑臧城,创设“宫北市南”的都城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城的营建理念。“凉造新泉”是中国古代第一种以国号为钱文的金属圆形方孔钱币。流行于盛唐的《霓裳羽衣曲》是西凉乐舞与西域胡乐融合创新的最高成就。被誉为“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其造像建筑承袭了西域和印度的造像传统,同时融合了中原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样式,深刻影响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修建。

凉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通衢要塞、商埠重镇,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

西汉时期,“设两关置四郡”。前凉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这是中原的郡县制第一次在西域地区推行,后凉、西凉和北凉也先后在高昌设郡,推动西北疆域的整合与管理。宋夏时期,吐蕃诸部中最强的凉州六谷番部,多次向宋廷进贡马匹,开展朝贡贸易。

凉州彰显了中华文明包容性和多元文化共融的盛景。各民族和睦相处,包容共生。如生活在凉州的吐谷浑人通过遣使、献贡和商业往来,吸收中原文化元素,在服饰、百工等众多领域效仿汉制,不少吐谷浑王族成员都精通汉文、熟悉典章,有的还精研天文历法。隋唐时凉州境内活动的吐蕃、吐谷浑、粟特等民族与汉族和睦相处,出现了“汉人耕耘,蕃人畜牧”的和谐图景。唐代“凉州萨保”府制,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礼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的创作技法,也是佛教壁画艺术传入中国后多元文化相互包容的结晶,体现着凉州文化的包容性。

凉州扼塞险要,蜿蜒境内的汉、明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也是沿线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纽带。武威出土的吐谷浑王族墓志,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证物。因“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而声名显赫的“凉州大马”,战争时期发挥着“以战止戈”的重要作用,和平时期也承载着茶马互市、文化交流的和平使命。明清时期武威文风鼎盛,“书城不夜”等更是和平治理模式的文化映射。

凉州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提供了重要实证。挖掘、阐释、弘扬凉州文化,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系统整理与保护利用,充分认识凉州文化和探索凉州文化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消费品牌出海新路径 茶颜悦色...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7月9日,茶颜悦色正式官宣“出海”:以电商形式向海外...
国台办:强烈支持依法严惩甘当“...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日答记者问。有记者问,7月9日,商务部公告将8家台湾地区...
宝色股份A股股东户数增加877... 7月9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宝色股份(维权)A股股东总户数为2.61万户,较上...
天太热,雅典卫城暂时关闭 由于天气太热,希腊著名景点雅典卫城8日下午暂时关闭,以防高温天气危害游客或工作人员健康。希腊文化部说...
天津普林跌2.03%,成交额1... 7月9日,天津普林盘中下跌2.03%,截至13:07,报21.77元/股,成交1.16亿元,换手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