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瞩目 都江堰探索出骨质疏松“全域防治”模式
创始人
2025-07-09 02:41:52
0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如何遏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静默杀手”?

全国瞩目 都江堰探索出骨质疏松“全域防治”模式

薛力在论坛上交流。

全国专家参观都江堰的防治模式。

巡诊筛查。

被称为“静默杀手”的骨质疏松症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忽视,不仅知晓度低,诊断率和治疗率都很低。然而,这个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负担重的疾病总能把家庭拉入窘迫的境地,社会负担也同时加重。如何才能帮大众守住易溃的“骨坝”?

7月4日,在都江堰市卫生健康局指导下,由都江堰市骨质疏松专病联盟牵头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主办的“骨质疏松专病联盟学术研讨会暨规范管理高峰论坛”在都江堰成功举办,在这次论坛上,都江堰市探索出的骨质疏松“全域防治”模式受到全国瞩目。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模式?对它的防治探索是怎样开启的?又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一项调查

开启对“静默杀手”的全域防治

有很多家庭的老人遇到过“莫名其妙”骨折的情况:打一个喷嚏,肋骨骨折了;弯腰捡个东西,腰椎骨折了;甚至仅仅是睡觉时翻了个身,手臂骨折了……当中老年人及他们的家人在面对这些“莫名其妙”的骨折时,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是骨质疏松造成的。而今,骨质疏松可以通过提前干预来实现防范了。

“在全国范围内,骨质疏松症都面临着防治挑战。”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薛力说。薛力是一名骨科专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他于2022年被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派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担任院长时,面对基层普遍缺乏骨质疏松症防治手段的现状,他决定着手去改变。

着手去改变,是建立在科学数据上。薛力介绍说,脆性骨折带来的死亡风险增加非常惊人:相较于无骨折患者,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将增加7倍,椎体骨折患者死亡风险将增加9倍。就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而言,前者5年累计死亡率高达59%,后者5年累计死亡率高达72%。“通俗地讲,骨质疏松症患者,他们的骨头就像空心树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在社会老龄化背景下,骨质疏松症面临着“一高三低”的尴尬境况,“一高”是发病率高,≥50岁的女性总患病率达19.2%,男性总患病率则高达32%。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在高速攀升,特别是女性,≥65岁患病率增至51.6%。在高发病率状况下,却呈现着不能忽视的“三低”,即:知晓率低(仅7.4%)、诊断率低(仅6.4%)、治疗率低(仅30%)。“‘一高三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要制定防治策略,就必须建立在调查基础上,全面掌握区域人群骨质疏松的状况。2023年,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启动现状调查,他们随机选择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当地多家乡镇卫生院1126名医护人员以及该院住院部224名患者,发现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正确率仅为41.9%和33.8%。“不光是患者,连医护人员都对骨质疏松知识欠缺。”薛力说,针对调查结果,2024年,一项“全域防治”的模式探索拉开序幕。

全面“围剿”

立体化防治体系形成一张巨网

基于翔实的调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开始构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体系。

经过前期大量的联系与发动,2024年9月,都江堰市骨质疏松专病联盟成立,依托该院内分泌、骨科等市级质控中心专业力量,他们开始整合辖区优质医疗资源,推动诊疗规范化、技术下沉、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协作,在区域内形成辐射效应。

在该院的构架里,骨质疏松专病联盟只是一个平台,当联盟成立后,很快便建立起一个逻辑清晰、操作性强且无死角的立体化防治管理体系。概括起来,这个防治管理体系即是“一个联盟、两个通道、三个专项、四大组合拳”。

院长薛力对这个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个联盟:这个骨质疏松专病联盟,涵盖了都江堰市区域内的19家医疗机构。作为牵头医院,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负责对基层医院进行知识培训、义诊、查房、专家下沉、院外会诊、督查、免费进修等,同时在联盟内部实现双向转诊流程化、构建信息化平台(自主开单、自主进群)以及数据共享,构建骨质疏松区域性诊疗规范,做到治疗、管理同质化。

两个通道:即院内通道和院外通道。在院内通道,通过筛查,他们将骨质疏松患者分为轻、中、重三个不同层级,由三个团队针对性管理,这三个团队分别是慢病管理门诊团队、骨质疏松诊疗MDT团队以及脆性骨折治疗MDT团队。针对三个不同层级的患者,还对应建设了三套信息化系统,即高危患者提醒系统、骨质疏松查询系统以及脆性骨折查询系统。薛力说,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由此设立检验、检查、麻醉三个绿色通道,“对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病人来说,越早手术越好。绿色通道的建立,让患者不必像常规骨折患者那样排队,他们可以在48小时内实现手术治疗,患者满意度由此大大提升。”

院外通道是什么?薛力解释说,这个通道是针对联盟内基层医院设立的,除了可以快速实现双向转诊,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专家还可以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诊断能力,同时,基层医院加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基层患者可以在线实现问诊、检查预约以及在线开药,快速解决他们的治疗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加强对辖区内人员骨质疏松知识的宣教、疾病的早筛、早诊治及规范化管理。

三个专项:即“专人管理+专病联盟+专区(社区/乡镇)”。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到联盟内的基层医院再到他们所辖的各个社区或乡镇,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骨质疏松症的教育、筛查、治疗及后期跟踪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同质化。

四大组合拳:这是基于对民众的科普教育及医护人员的考核设立的,包括全民科普预防、全域范围的巡诊和筛查、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科研项目以及专项KPI考核。薛力院长说:“我们必须‘动起来’,主动出击提升大众对骨质疏松的知晓度,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实现医护人员的自我提升,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且主动预防。”

立体化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让都江堰市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骨质疏松症防治网,这一模式实现了患者服务的“无缝隙”高效管理。

效果呈现

“静默杀手” 开始“静默”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骨质疏松防治管理项目从2023年启动到目前已接近两年时间,从以前的粗放化管理到如今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近两年时间究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的门诊接诊量同比增长278.87%,患者初诊-复诊依从性提升41%;检查检验量攀升236.96%,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覆盖率达92%;精准诊断率提高至45.78%,骨折风险评估应用率突破95%;同时,该院微创手术台次激增27.92%,脊柱手术台次增加21.66%。

薛力说:“对骨质疏松的全面‘围剿’,在都江堰这个区域内已经开始让‘静默杀手’开始静默。”他说,表面上看,是医院业务量的上升,但背后更多呈现出来的是患者获益,“我们打造的这套防治体系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增强了民众的防范意识,保护了患者及家庭免遭疾病的沉重打击,而且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节约了社会医疗成本。”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开展健康骨骼专项行动,降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到2030年实现全国范围内全覆盖。在7月4日由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主办的“骨质疏松专病联盟学术研讨会暨规范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重庆、甘肃、陕西、云南以及省内各地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都江堰市系统、高效、打通全环节的立体化防治管理体系感到惊叹。会后,他们实地进行了参观和交流,希望借鉴这种优良模式,补齐自身短板,用学到的经验尽快落地,让本地百姓从中获益。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堃说,都江堰市骨质疏松“全域防治”模式的建立,对医院自身也产生了极大推动,“在近两年时间里,我们有两项科研课题立项省市科研课题,还筹建了专病数据库,岷江骨盾全域防治工程获得成都基层特色专科服务优秀案例。”

他表示,作为区域牵头单位,该院将以骨质疏松全域防治模式为范本,进一步建立整体慢病管理防治体系,做好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上下转诊分级诊疗工作,持续提升区域整体救治水平,让都江堰市人民群众受益更多。

文 洪观 夏文凤 供图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特色...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特色重点专业有哪些 填报高考志愿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特色重点专业...
扬州夏日文旅“全家桶”重磅来袭 暑假来临,各地文旅大餐上新不断。扬州精心推出“休闲之夏·活力扬州”“星空之夏·烟火扬州”等五大主题、...
我市统筹近21亿元筑牢防汛安全...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岳付玉)为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市财政局树牢底线思维,积极统筹中央及...
在南通紫琅湖畔打造群众满意的好... 近日,南通招商蛇口和园推出最后批次。自实景开发持续引发市场热潮后,该楼盘用创纪录的佳绩、看得见的产品...
大连工业大学宿舍内部图片和宿舍... 大连工业大学宿舍内部图片和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有没有空调大一应该是不能带电脑的,偷偷带你就得看你导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