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作刃传信念 百岁抗战老兵重温热血岁月
创始人
2025-07-09 01:06:53
0

编者按 他们曾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却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浇筑钢铁一般的城墙,用鲜血铸就我们繁荣的今天。如今,他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皱纹里藏着烽火岁月的痕迹,话语间带着穿越时空的力量。

每一段记忆都是活的历史教材,每一位老兵都是行走的纪念碑。今天起,本报开设《老兵记忆:永不褪色的荣光》专栏,倾听老兵亲历的战场故事,重温那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正在消逝的民族记忆,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星报讯 “河里水黄又黄,东洋鬼子太猖狂。”“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从翩翩少年到百岁老人,刘曙老人再唱起八十多年前他抗战时期的歌曲,握着拳头,依然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满腔热血。

一心想打鬼子却因年龄转战“宣传”

记者在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梅园公寓见到刘曙时,他正坐在竹椅上休息,接着缓步走到门口,精神矍铄,完全没有百岁老人的老态。

刘曙1925年10月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今无为市),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生活非常贫困。

1931年9月,刘曙刚上小学,日本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整个东北三省沦陷,大批流民流落关内,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浪潮日益高涨。

“一心想打鬼子。”从那时起,刘曙就立志当兵,树立了要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思想。

“我是1940年2月2日参加新四军的。”那是个让刘曙老人印象深刻的日子。

可进入新四军后,刘曙却因“年龄小”被分配从事宣传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曙每天的工作就是宣传党内主张、宣传全民抗战、动员青年参军等,“唱着歌宣传是常事。”

军民一家,与老百姓同吃同住

“白天干宣传工作,晚上就在老百姓家里打草铺睡觉。”刘曙还记得,工作中,自己和战友穿着便衣,分散在老百姓家里,在鬼子扫荡的缝隙里见缝插针进行宣传工作。

那时候,为了保证安全,刘曙和战友不住在一个地方,晚上也不住在固定的村民家里,“经常今天住在这个村,明天住在那个村。”

可即使是没有身处战斗部队,刘曙还是少不了和鬼子“交锋”的机会。

“经常能看到鬼子烧房子、打死老百姓,他们扫荡时,我们常常遇到险情,也经常住在船上,保证安全。”

刘曙还记得,有一天,敌人突然包围了自己所在的村子,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当时自己和战友就在船上。为了给他们省心,一位老奶奶冒着生命危险对他们喊:“对面的船老板,洋先生要你们把船开过来哟!”

刘曙和战友一听就知道鬼子来了,赶紧跳下水,藏进芦苇荡里,敌人只好在岸上乱开枪,无功而返。

“白水煮白菜”是家常便饭

当问到有没有最艰难的日子,刘曙告诉记者,1942年最艰苦,因为军队扩大了,供给跟不上:饭菜多是白水煮白菜,加一点点盐,油都很少见,很难吃上一顿肉。

不过,刘曙和战友们都坚持下来了,依然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其间,刘曙走过了安徽、苏北等地方,做过文书、枪弹管理、税务等相关工作,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解放后,刘曙先后担任蚌埠市委工业部部长和蚌埠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在安徽科学分院计算所、中国科学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解放军第二十研究院指挥仪研究所、五机部二一一所等单位担任所长和党委书记。1980年,他调入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曾任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原合肥分院党组书记。直到1986年退休为止,刘曙一直在多单位任党内或行政一把手。

采访临近尾声,刘曙老人转身回到卧室,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各种纪念章,全程没让家人帮忙,家人笑称:“他的脑子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好。”

他摩挲着各种纪念章,握起拳头,铿锵有力地唱着“拿起刀枪打鬼子”,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武汉学院... 武汉学院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实施全日制本、专科学历教育。学校设有两院四系...
“转”出新活力 扬帆正当时 转自:黑龙江日报 □新华社记者 张千千 孙飞 马丽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
挖掘“土货超市”的多重价值 转自:贵州日报 高刚以建立“土货超市”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抓手,构建起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从“万人奔向黄果树”到“世界跑... 转自:贵州日报“黄马”参赛选手在黄果树瀑布前打卡。 (博捷体育供图)2025年“黄马”开幕式节...
最新或2023(历届)华中师范...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校,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传媒类本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