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减肥最怕的事情:不饿,但嘴巴寂寞
创始人
2025-07-08 22:56:51
0

转自:中国青年报

小年说:

一到夏天,“减肥”又被很多人提上日程。如何控制对高热量食物的欲望、如何防止体重反弹,成为不少人的苦恼。

本文不是一篇减肥攻略,而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照顾身体,找到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减重方式。

推荐给你,静夜思。

减肥最怕的事情:不饿,但嘴巴寂寞

来源:简单心理|ID:jdxl2000

随着气温稳定在 30℃ 以上,社交媒体和电梯广告再一次被各种减肥塑形、代餐食品所占据。

似乎在夏天,每个人都应该更瘦一点,身体的每一寸松弛都在说:你太懒了,你没有为自己的身材负责。

我们习惯性地将减肥失败归咎到意志力不够、执行力太差、控制力太弱。

事实上,造成体重反弹的并不是自律不足;引发暴饮暴食的,也绝不仅是简单的饭太好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已有超过 10 亿人超重或肥胖。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指出,情绪压力是现代人肥胖的重要诱因之一。

当减肥成为压力源本身,你很难减肥。瘦,也许应该建立在真正学会快乐的目标之后。

这不是一篇减肥攻略。希望我们能找到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方式,更喜欢自己的身体。

我不饿,只是嘴巴寂寞

现代人的焦虑几乎无处不在。焦虑着无法掌控的当下,焦虑着难以预测的未来。

这种强烈的匮乏感会驱使大脑本能地寻找补偿机制,购物、进食,是最直接、最容易获得安慰的方式。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脑不停运转,直到深夜,才可以做些什么安慰自己。在时间与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吃点什么往往是摆脱不适感最可行的方案

一点快乐都没有,起码吃顿好的吧。

尤其在压力状态下,焦虑个体更容易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食物,因为它们最能快速带来愉悦感与安全感。[2]这就是所谓的情绪性进食

高油高糖的食物会刺激多巴胺分泌,让我们短暂地感觉到满足与被照顾。问题是,这种补偿并不持久。

当愧疚和自责再次袭来,焦虑会更剧烈,反而推动下一轮暴食。久而久之,这种焦虑—暴食—自责的恶性循环越发牢固,一些人甚至会陷入催吐、极端节食等行为,最终患上进食障碍(ED)。

此外,长期焦虑会对大脑的前额叶功能造成损伤,削弱执行功能,降低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在难以完成的任务面前,许多人会选择逃避,将注意力从无法掌控的工作、关系中抽离,转而通过进食这种可控又合理的拖延方式。

当吃东西成为人们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压力中获得安抚的途径时,节食减肥无异于火上浇油。

本就枯竭的自控力被消耗殆尽后,反弹会更加迅速和明显。

焦虑会让我们与身体失联

如果说情绪性进食是嘴巴寂寞的结果,瘦体素抵抗则会让我们永远感到饥饿。

当你焦虑,瘦体素会变得迟钝

瘦体素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大脑发送能量足够,可以减少进食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摄入了足够热量,瘦体素就会升高,使食欲下降,进而停止进食,保持相对平衡的体重。

但在慢性焦虑或压力状态下,大脑对瘦体素的感知会变得迟钝,无法准确解读信号。这就是瘦体素抵抗即便体内瘦体素水平很高,大脑也无法准确接收信号,于是持续感到饥饿。

试想你正开着车,注意到油表指数非常低,于是急切寻找加油站,企图尽快把油箱加满。但你不知道的是,油箱实际上是满的,问题出在油表。瘦体素抵抗就是如此大脑以为脂肪用完了,其实储备充足。[1]

此外,炎症反应是造成瘦体素抵抗的主要机制。[3]

代表炎症反应程度的是人类体内 omega-6 与 omega-3 的比例,比例越高,意味着炎症反应越高。其中 omega-6 主要来自于玉米、谷物等种子,omega-3 则来自于蔬菜藻类以及食用藻类的深海鱼。

我们比过去摄入了更多 omega-6,但到底多了多少?

研究表明石器时期人体内的比例数据约为 0.75,而现代人则达到了惊人的 53。[1] 这意味着,与祖辈相比,除了先进的技术与知识,我们拥有更稀疏的头发、更弯曲的颈椎,以及体内 70 倍的炎症风暴。

瘦体素抵抗状态下,大脑会不断促使你寻找更多食物,尤其是谷物构成的能量密集型食品,加剧炎症。而炎症又会反向促发瘦体素抵抗,令我们被卷入虚假的饥饿,越吃越多。

虚假的饥饿感

焦虑不仅是一种情绪,它更像是一场持久的慢性疼痛,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睡眠。长期焦虑的人,睡眠质量会更差,入睡困难、夜间易醒。

如果一个人每晚只睡 4~5 小时,他的食欲激素会大幅上升,而瘦体素则会显著下降。这意味着,睡眠不足也会让人难以感到饱足,而且更偏好甜甜圈、冰激凌等高热量食物。

而这种错位的感受,并不只在睡眠。许多处在慢性焦虑的人会觉得自己动不起来,原因并不是缺乏运动这么简单。焦虑会降低我们对身体的感知力,我们无法判断自己的身体,是过劳疲惫,需要睡眠,还是久坐僵硬,需要走一走。

运动本是我们与身体对话、恢复节律的方式,但当我们与身体的连接断裂,它就会变成一项痛苦的挑战。

饥饿感是虚假的,疲惫感也是混乱的,身体的需求模糊不清。

那么,所谓的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无异于拿着模糊的地区寻找出路。终点在那里,却摸不到方向。

焦虑会让大脑以为你在“逃难”

反反复复减肥失败后,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基因问题。这个判断不完全错,更科学的说法是:体重增长并非因为你吃得太多或是练得太少,而是你的体重定点上升了。[1]

我们生存所必需的能量(脂肪)贮存水平由大脑计算得出,被称作体重定点。它不仅与基因相关,更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压力水平、激素状态等长期因素共同协定的结果。

体重定点理论认为,我们的身体会努力维持在一个特定的体重范围。如果你在节日吃太多,胖了几斤,只要恢复原本生活节奏,不需要节食或运动,体重通常会自然回落,反之亦然。

可问题是,一旦体重定点上升,减肥就难了。

而一个很少人提到的真相是你靠健身、节食难以撼动的体重定点,却能被焦虑偷偷改变。

慢性压力状态下,大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会被长期激活,使得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

皮质醇也被称为压力激素。皮质醇在短期内可以调动血糖、动员能量储备,帮助身体应对压力,但如果长期处于高值,就会对代谢造成影响。

大脑在高皮质醇的刺激下会设定更高体重定点,让身体:

▨ 增强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

▨ 促进腹部脂肪堆积,保护内脏安全。

▨ 降低基础代谢率与脂肪燃烧的效率。

▨ 增强胰岛素抵抗,维持高血糖状态以应对压力。

数万年前,我们就已经是现在的模样了,无论我们身在通勤路上,还是打猎途中,对大脑来说并无二致。所以,大脑无法理解现代食物的丰富甚至过剩。当我们处在压力状态时,大脑会误以为猎取食物变得艰难,于是更加勤勉地储存脂肪,调高体重定点,为不存在的饥荒做准备。

简单来说,就是高压之下,大脑以为你遭遇了非人的虐待,所以开启极限生存模式,储存能量,使你能够活下去。

所以减肥要对抗的,并不是脂肪,而是一个失去安全感的大脑,以及被调高了阈值的身体。

如何重建身体的安全感

大脑是最精明的会计,靠自制力与它硬碰硬往往会落得一败涂地。所以,比起立刻禁糖、禁油和高强度运动,更重要的是让身体和大脑恢复安全感,回到稳定状态。

1、识别情绪性饥饿

很多时候,让你吃东西的并不是饥饿感,而是做不完的工作、无聊或者孤单。

所以在想吃东西前,不妨问问自己:我现在是真饿吗?

如果不是,那么为自己安排一次按摩,或与朋友电话叙旧,让你更舒适快乐。

这样的自我觉察能够将情绪需求与进食需求区隔开,是打破暴食循环的第一步。

2、进行长期主义的身体照顾

节食、跳操的效果来得很快,但身体真正的修复却是缓慢的。

比起体脂秤上的数字,每天起床的感受、睡眠时长、精力和情绪才是更能体现身体状态的指标。

研究者发现,睡觉、锻炼、音乐、按摩、跳舞,甚至大笑都能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

所以,让自己快乐一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体照顾。

有当身体处于平衡、安全的状态时,食欲才会稳定,睡眠也才会恢复正常,代谢才能听得懂你的努力。

希望你在追求改变的路上,不是对自己越来越苛刻,而是越来越明亮。

参考文献

[1]Jenkinson, A. (2020). Why we eat (too much): the new science of appetite. Penguin UK.

[2]Macht, M. (2008). How emotions affect eating: A five-way model. Appetite, 50(1), 1-11.

[3]Myers, M. G. et al. (2010). Mechanisms of leptin action and leptin resistance. 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 72, 537–556.

[4]Walker, M. (2017).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Simon and Schuster.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603747/

https://obesitymedicine.org/blog/obesity-and-anxiety-disorder-which-one-comes-first/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4/190427201941.htm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作者:西维。审核: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睡不着,聊几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家园6号...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歌尔股...
本科提前批A段投档录取开始 计划总体满足率98.95%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杨旭斌)记者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获悉,7月8日上午,...
明年扩至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转自:中国妇女报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 姜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日发布消息,扩大新就业形...
华北地区下穿铁路最大雨污水顶管... 7月8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等单位建设的华北地区下穿铁路直径最大雨污水顶管工程——北京市石景山衙门口十...
贵阳市妇联开展“巾帼科技助农”...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瑞欣 发自贵阳 近日,由贵阳市妇联联合多家单位举办的“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