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北京抗战|佟麟阁、赵登禹……以英雄为名与英雄同行
创始人
2025-07-08 22:16:46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丰台区大红门地区南顶路以北,有一所佟麟阁学校。它以抗战英烈的名字命名,纪念着脚下的热土——88年前,在北平南苑,面对日军猖狂挑衅,中国守军将领佟麟阁慨然发出“誓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军令,仅20天后,他就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用生命履行了守土抗敌的誓言。“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这些英雄的名字不仅是一段故事、一个地标,更代表着北京市民对所有抗战英烈的怀念与景仰。

档案摘录

1947年4月23日北平市警察局向市长何思源、副市长张伯谨呈报佟麟阁事迹的呈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时,前二十九军与敌会战失利,撤至现在平市郊三分局管界——北大红门外地方,故佟麟阁副军长指挥所部步兵骑兵共百余名,于石榴庄、时家村一带,与多于数倍之日寇牟田口部队遭遇,会战结果,全部忠勇殉国。

讲述往事 跨越百年的对话

“佟麟阁,1892年出生在河北高阳。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敌人密集炮火之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代理军长的佟麟阁发出了‘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的军令。面对日军猖狂挑衅,他指挥部队英勇抗击,壮烈殉国。”丰台区大红门地区南顶路以北,佟麟阁学校的佟麟阁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一群平均年龄十三四岁的初中生,组成讲解团,定期为师生、家长以及周边街道的居民讲述红色往事。

年龄差了100多岁,生长环境更是天差地别,学生们与英雄的“对话”却绝不是尬聊。黄雨涵上初二,她说:“无论任何时候,情意是相通的。”

陈列室展板上,有一封佟麟阁家书摘抄:“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写信时,华北局势严峻,佟麟阁日夜坚守南苑军营,听闻父亲病重,也只是含泪给妻子捎去书信。

“每次讲到这封信,我都特别感动。”学生陈睿恩说,这就是英雄,他们的伟大来自无私的奉献和对信仰的执着。

记者探访时,正赶上学校课间操。学生们刚劲有力、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常见的广播体操并不相同。学生王浥澧解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大刀队远近闻名。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刀进行曲》,歌颂的就是大刀队的英勇事迹。在我们学校,人人都会唱这首歌,我们做的操也是改编版的《大刀操》。”

翻看北京市档案馆的资料,我们可以捋清这所以英雄为名的学校历史——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当年,首个烈士纪念日前夕,原北京市丰台区南顶中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佟麟阁中学,2020年,又与原苏家坡小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佟麟阁学校。

佟麟阁学校的佟麟阁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

寻觅忠骨 追溯英雄的足迹

以“佟麟阁”为名,因为这所学校所在的位置,与佟麟阁牺牲的地方很近。这个地点的确认,可以追溯到20年前。

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当时的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王兰 顺 看 到 馆 藏 的《1947年4月23日北平市警察局向市长何思源、副市长张伯谨呈报佟麟阁事迹的呈》上记录:七七事变时,前二十九军与日军会战失利,佟麟阁副军长指挥步兵骑兵共百余人,撤至北平市郊三分局管界——北大红门外石榴庄、时家村一带,与多于数倍的日寇遭遇,终寡不敌众,全部英勇殉国。

英雄埋骨处到底在哪儿?王兰顺觉得,不能“笼统地一带而过”。他翻地图、查档案,骑上自行车到南苑乡附近走访调查。“到了就傻眼了,当年的庄稼地,早就是高楼林立了。”他回忆,几经周折打听到一位经历过七七事变的老住户,他清楚地记得在自家农田的山药架下,看到过佟麟阁的遗体。

根据老人的口述、史料的记录,还有佟麟阁后人的回忆以及实地调查,市档案馆最终确定了佟麟阁殉国处,以及与他一同牺牲的二十九军阵亡将士的掩埋地点。

赤子丹心,皆为华夏。“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是信仰,“薪火相传,不忘初心”,也是信仰。

而这些,都成为最好的红色教材。佟麟阁学校党委书记蒋玫说:“学校以英雄为载体,构建起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涵养刚毅品格、传承担当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重读档案

铭记先烈的征程

“我还去过香山脚下的佟麟阁纪念馆,专门走过一遍位于西城区的佟麟阁路。在北京,还有两条以抗战英烈名字命名的路——赵登禹路和张自忠路,我都专门去过。”学生姜昊喆说,“感觉自己走在这些路上,可以和英雄离得更近。”

重读档案,“英雄路”的故事历历在目:1937年南苑战斗中,第二十九军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佟麟阁殉国后,奉命率部向大红门集结,当他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处,遭遇日军伏击,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9岁。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是中国军人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1940年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时年49岁。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政府首次提出,将3条街道以抗战将士的名字命名。时光荏苒,路名也曾变化。1984年10月,三条街恢复“英雄名”。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当年的北京日报,头版刊登了《市府批准恢复三条街的路名》的报道。41年过去了,路名再无变更。行人在路上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对英雄的铭记。

每年抗战胜利日,西城区赵登禹路上的赵登禹雕像前,总能看到附近学校的师生缅怀先烈。每逢清明节前后,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地铁站内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半身铜像前,都会有人默默送上一捧捧菊花。从佟麟阁学校出来时,学生们的读书声传来——“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明日之中国,将由我们以青春守护,接续奋斗!”

补白

感受实景

走近英雄

佟麟阁学校的育人课堂从校园延伸至校外,形成了特色的思政“行走地图”。

学生志愿者黄雨涵说,在学校,各类特色课程让她深入了解了佟麟阁的事迹。而真正走近这位英雄,是在初一下学期的一次研学旅行。“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佟麟阁的家乡,探访佟麟阁曾经带兵战斗过的河北喜峰口地区。我们沿着当年战士们的行进路线爬长城。山路特别陡,有很长一段小路很窄,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一个接着一个地通过。这次研学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当年战士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对抗敌寇,有多么不容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华南农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办学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
最新或2023(历届)广东技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办学以工科为主,工、管、经、文、艺等...
美银上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价:... 财联社7月9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东时间周二,美国银行策略师上调了标普500指数的目标点位,尽管特朗...
台风“丹娜丝”在浙江瑞安三次登...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7月8日电(记者唐弢)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8日...
“已故人员领高龄津贴”是不该有... 据7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山西怀仁23名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一事引发广泛关注。记者从当地相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