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校内不慎摔伤
或是同学嬉戏打闹引发意外
这些校园事故
往往牵动着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心——
责任究竟该如何认定?
学校是否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近日,西安未央法院民事审判三庭依托“‘未’法而来·云端课堂”平台,联合未央区教育局安保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责任认定必修课”。在这场专题普法活动中,资深法官化身“法治讲师”,以《孩子在校受伤,校方应否担责?》为主题,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为辖区32所学校的40余名安全部门负责人及法治副校长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法律实务培训。
精心筹备 保障实效
活动前期,综合办公室制作了主题鲜明的宣传海报,民事审判三庭与区教育局安保科联合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广,并由杨晏法官提前与所有参会人员建立微信联系,专门组建活动工作群,将各校法治副校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群组管理。筹备团队在群内及时发布线上课堂登录指引、操作须知等关键信息,并安排专人全程在线提供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为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内容精专 直击痛点
“校园安全无小事,责任认定需依法。”活动伊始,杨晏通过讲解典型案例,生动剖析校方承担与不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形,带大家直观感受法律框架下校方“教育、管理职责”的内涵,帮助与会者精准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的适用场景差异。
随后,杨晏以“防患于未然”为主线,从事前防范的严密性、事中处理的合理性、事后应对的完备性三个维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系统解析学校应尽“教育、管理”职责的完整链条。并从安全台账清单化、课间管理网格化、事后调查清晰化三个方面,深入讲解证据的有效留存形式与操作要点。此外,还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重点讲解了文体活动风险防控和自甘风险原则的适用边界。
在解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时,杨晏特别指出:“惩戒要有尺度,更要有温度”,深入阐述了教育惩戒的合法边界和责任认定标准,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反响热烈 实效彰显
干货满满的专业内容,便捷新颖的云端形式,获得了“听众们”的一致认可。
“法院提供的专题课堂,太实用了!”
“利用空隙时间就把安全课听了,方便!”
“这种形式让很多学校可以同时听课,大大提高了效率!”
活动结束后,部分学校仍发来消息表达感谢,并表示将组织学校内部进行二次学习,切实推动法治理念融入日常管理。
司法案例不是冰冷的裁判文书,而是护航成长的宣言。下一步,未央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将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进校园”活动,让校园安全责任化作学校墙上的警示标语、老师巡查的脚步、孩子眼中的风险认知、家长心中的理性包容,用法治的尺度丈量责任的边界,守护教育本真,护航成长之路,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向阳而生!
作者:陈虹伶
编辑:许沥心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