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百姓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8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5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70亿单,环比增长5.9%。
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司机权益保障与服务规则不完善的矛盾日益突出,司乘之间的相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近日,一场围绕网约车“洗车费”以及“跨城费”的开放日司机评审会在广东中山举办。
滴滴网约车司机与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表示,去年底在成都举办的滴滴开放日司机协商恳谈会,收到了一百多个问题反馈,目前已经有超过三成被优化改进,比如给司机师傅开通多个提现通道、让师傅可以随时提现;试点上线了淡季无单赔为司机补充淡季收入;以专项持续打击场站作弊问题等等。相应的改进情况也会通过平台的各种渠道陆续反馈。
在活动上,聚焦“洗车费”与“跨城订单返程费”两个司机与乘客都关心已久的议题,司机代表逐一上台反馈自己提前收集的案例与建议。
在现场,司机代表以亲身经历揭示洗车费纠纷的复杂性:醉酒呕吐、液体泼洒等污损场景频发,但因车辆材质、污染程度、地域洗车成本差异,统一标准难以制定。
跨城返程费争议中,一位司机从深圳到中山经深中通道单程高速费88元,若空返则需自担成本,但规则限制返程费协商上限,且乘客投诉率高达40%。
现场专家表示,对于乘客而言,无论是酒后打车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车内“污损”,看似只是一时的不小心,但是从司机口中得出的“洗车费”“误工时间”等实际数字中,则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于司机造成的影响,这对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去解决问题,都能够让司乘双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能够有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
随后,参会嘉宾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投票,并分组讨论、整合司乘诉求输出优化建议。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相关举措,同步记录多方建议,并表示将结合研讨成果完善服务机制。
据平台方透露,洗车费试点城市已通过“线上分级定价(30-200元)+实时证据上传”机制,将纠纷处理时效提升50%,但全国推广仍面临场景复杂性挑战;返程费方面,深圳至中山跨城费试点已验证“预估费用明示+线上协商”模式的可行性,未来计划拓展至长三角、成渝等跨城高频区域。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网约车分会专家表示,此次开放日的召开折射出平台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的必要性,而规则透明化、流程线上化与权益制度化,将成为下一阶段行业治理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