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雨总是来得急。我撑着伞,穿过湿地公园那条僻静的小路时,意外闻到了一缕幽香。我停下脚步,视线穿过枝叶交错的缝隙,一池清荷蓦然入眼。田田的荷叶翻涌成绿色的浪,粉荷擎着水珠,在雨幕中轻轻摇曳。
我不自觉地向荷塘走去。
“小心台阶。”我回头,父亲手中多了两片散落在塘边的荷叶:“闻闻,醒脑。”叶脉间透出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父亲蹲在塘边,手指轻轻拨开浮萍:“荷这东西有趣得很,给它一捧清水就能活。”
我望着那几株亭亭的荷,忽然想到《爱莲说》里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世人爱荷,多因其“纤尘不染”的高洁品格。古人常以“一品清莲”“两袖清风”来表达对清官的赞誉。
雨丝斜斜地落在水洼里,父亲从荷叶堆中拣出一片完整的荷叶说:“女儿,你知道荷花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吗?”不等我回答,父亲指向一株刚冒头的荷箭,“瞧见没,新叶出水前是紧紧卷着的,直到完全脱离泥水才展开,若是半道张开,泥水灌进去,叶子就毁了。”
我心头一震。这不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吗?若在利益诱惑前过早“张开”,难免被污浊浸染,唯有守住本心,方能不染尘埃。
父亲又说:“荷扎根淤泥,却从不抱怨环境,只管向上生长。人亦如此,身处纷扰,心要干净。”
话音未落,一阵大雨落下,豆大的雨点砸得荷叶噼啪作响,我看见一支刚绽放的粉荷在风中剧烈摇晃,纤细的茎秆弯成惊心的弧度,却始终没有折断。雨水冲刷着花瓣,反而让那抹粉黛更加醒目。
“来得正好。”父亲说,“你看,这荷正是有了高洁傲骨,任凭风雨再大也难折断它。”父亲握住荷茎,转头笑着对我说,“人呐,光有原则不够,还得有守住原则的本事。”
荷之为物,看似柔弱,实则坚韧。风雨来时,它迎面所向;风雨过后,它依然挺立。晚风拂过,荷叶沙沙作响,送来阵阵清香。这片荷田,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生的课堂。它教会我,中通外直,柔中带刚。这样既能适应环境,又能保持本真;既能久经磨炼,又能身有所正。
离开荷田时,我带走了一片荷叶。人生就该如荷,即便经历风雨,依然能保持澄澈,在岁月的流转中“香远益清”。
来源 / 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
作者 / 刘奕麟
编辑 / 茹婷婷
审核 / 普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