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7月6日,广西海事局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通过新媒体平台,成功举办了广西“壮美安全云课堂·暑假第一课”直播活动。活动吸引了超419万家庭收看,将科学实用的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知识送到了孩子们身边。
本次直播活动突破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采用实景演练教学方式,让水上安全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南宁滨湖路小学分课堂,海事人员详细讲解溺水7大高危场景及预防措施,并搭建泳池组织校内实地演练,让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亲身体验并掌握正确穿戴救生衣的方法,通过实操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来宾分课堂聚焦落水自救与互救场景,重点学习“叫叫伸抛”四步法。通过模拟放学后小学生落水情景,引导孩子们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使用竹竿延伸物、抛掷救生圈等进行救援。直观实用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在模拟实践中迅速掌握关键自救和他救技能,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北海分课堂针对海边游玩安全,通过实景解说、科普视频及现场演示,科学解析离岸流等危险现象,并详细介绍水上游乐项目的安全注意事项。主播带领大家实地登船打卡北涠航线高速客船,参与船舶逃生演习,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深刻认识到海边游玩的潜在风险,养成安全乘船好习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本次直播活动巧妙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将民族多元文化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主会场和滨湖路小学,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小朋友们共同参与学习互动和实际操作,增强了广西各民族小朋友们参与安全教育的亲切感。来宾分课堂,取景是民族地区常见水域,采用民族经验好做法。在北海分课堂,通过小实验学习航标科普知识,了解海事部门保障北涠航线安全背后的海事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水上安全知识,还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还通过创新互动环节,如制作救生浮具比赛、防溺水安全知识问答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互动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将民族团结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最后,广西海事局副局长王日斌对孩子们提出殷切期望,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强实践演练,提升自己的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同时,也发出安全倡议,呼吁大家“让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同心,共同编织一张覆盖校园、家庭、社会的安全防护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蓝天下,尽情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