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7月8日,华友钴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至28亿元,同比增长55.62%至67.59%;扣非净利润24.5亿至26.5亿元,同比增长39.85%至51.26%。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验证了公司“资源-材料-回收”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韧性。从钴价反弹的周期红利到镍业务的技术降本,从全球化产能的协同释放到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华友钴业正以多维度的经营亮点,重塑新能源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
2025年上半年,钴价从2024年12月的16万元/吨反弹至6月底的25万元/吨,涨幅超过50%,钴价回升让公司在印尼的镍钴资源开发直接受益。公司从2018年开始布局印尼镍钴资源开发,经过7年多经营,目前,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项目、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项目均已达产,两个项目满产将产出约1.8万吨钴。这部分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钴价上涨将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盈利贡献。
华友钴业的业绩爆发,本质上是其“上游资源保障、中游制造领先、下游市场拓展”一体化战略的集中兑现。
上游资源端:印尼华飞项目实现达产超产,华越项目稳产高产且成本持续下降,华科项目稳定运营,MHP(氢氧化镍钴)原料自给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刚果(金)钴矿出口禁令的阶段性收紧,进一步凸显公司资源自主可控的战略价值。
中游制造端:镍产品成为核心利润支柱。2024年,公司镍产品出货量约18.43万金属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45.78%;镍产品实现营收142.67亿元,同比增长59.93%,镍中间品实现营收70.36 亿元,同比增长36.76%。这得益于印尼华越项目、华飞项目等产能释放,以及国内强大的冶金制造转化能力。
下游市场端: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公司通过“技术+客户”双轮驱动,与众多国际国内巨头深度绑定。在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建成试产,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基本建成,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批量供货,标志着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在印尼落地生根;公司“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
在行业普遍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时,华友钴业通过管理变革实现降本增效,持续推动管理变革,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向管理要效益,控费降本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华友钴业销售费用同比减少8.02%,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86%,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9.79%。
在新能源材料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阶段,华友钴业以一份超预期的业绩预告,展现了头部企业的战略韧性。其一体化布局的协同效应、管理升级的降本成效,以及全球化产能的先发优势,为行业提供了穿越周期的参考样本。(张舰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一篇:大消息来了,大牛市稳了?
下一篇:稻草轮作助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