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子傲)今天上午,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主题为“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开幕式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发布。
根据相关报告内容,当前,全球高速铁路年客运量达到约30亿人次。目前正在建设的线路公里数占铁路总里程的30%,未来5至6年全球铁路网的年增长率将在5%左右。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网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线路总里程70%以上,通达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229亿人次,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可达1万列以上。高速铁路承担了中国铁路76%左右的旅客发送量、69%左右的旅游周转量,成为中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力。
当前中国拥有全面的桥梁设计建造技术,适应深水、海峡、高墩、大跨等特殊复杂工程条件,先后修建了一批跨越大江大河的世界级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高速铁路桥梁里程突破2.4万公里。
中国高速铁路隧道适应高原高寒、江河湖海、城市浅埋地段等不同环境条件,攻克了湿陷性黄土、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特殊复杂隧道建造技术难题,建设了最高海拔3607m的高原隧道、15.4m的大直径过江盾构隧道、最大跨度32.7m的地下车站隧道等4500余座高速铁路隧道,总里程突破7700km。
中国高速铁路客站适应大运量、高密度、快捷换乘等客运需求,攻克了深大基坑、超大深埋暗挖、大跨度、站桥合一等铁路大型客站设计建造技术,相继建成一批绿色低碳、站城融合、智能便捷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成为铁路形象的新地标、城市发展的新引擎,高速铁路客站突破1300余座。
目前,中国已形成运行速度350km/h的CR400、运行速度250km/h的CR300等各种速度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产品体系,牵引动力包括动力分散式、动力集中式、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式等多种方式,有满足不同运输需求的8辆(约200m)、16辆(415m)、17辆(439.8m)等多种编组型式,其中2列8辆编组动车组可重联运行,具有普通型、高寒型、智能型等不同配置,能够适应高寒、高湿等各种运营环境。截至2024年底,复兴号高速列车累计投用1932标准组,运送旅客33亿人次,累计安全运行32.5亿km,开行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在运营服务方面,中国铁路12306客票系统实现了线上、手机APP、窗口及电话等丰富的渠道购票,是全球访问量和交易规模最大的票务服务系统,注册用户已达7.2亿人,年售票量达55.5亿张,互联网购票占比达90%,单日最高售票超2600万张。
高速铁路极大地缓解了旅客运输压力,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高速铁路成网后,通达半径500km的城市群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km跨区域大城市间4小时左右到达,实现当日往返;2000km跨区域大城市间8小时左右到达,实现朝发夕至。“坐着高速铁路看中国”已成为广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开幕式上获悉,高铁网总里程2035年将达到7万公里,覆盖中国所有50万人口以上城市。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2025年7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搭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成果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协同的平台,共同探讨未来高铁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来自国际铁路联盟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将出席大会。
上一篇:香樟树下巡回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