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
▲“编程社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程。受访者供图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
掌声响起,50多名身着红黑学位袍的毕业生缓缓步入会场。看着大屏幕上投射出的一张张明眸闪亮、阳光自信的稚嫩面庞,单嘉睿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
离开北京乐成学校已经8年,单嘉睿心里清楚,这里是自己“梦开始的地方”,“学校对我的影响,从来都不是哪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让我们始终保持思考和关怀的习惯,以及相信行动能改变世界的信念。”
2005年8月,以一种“理想主义的实干家”精神,北京乐成学校创始人、乐成集团董事长倪浩华从一片空旷的平地出发,深耕“一老一小”民生项目。“20年来,学校在创造性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理念完美结合,将‘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学浸润到日常教学中,着力培养根植中国、通融世界的多元化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倪浩华说。
“教育不应是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而是尊重个性、激发内驱力、培养感恩之心的生命成长过程。”长期关注乐成学校的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教授赵勇说,“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被视为独特的个体,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这就是AI时代下的未来教育。”
从一台电脑找到未来方向
在单嘉睿眼里,母校带给他最多的是那种坚定的“心之所向”。
“六年级时,我们收到了个人电脑。那一年我总是盯着电脑屏幕,心里充满疑问:它是怎么运作的?谁设计了它?这些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单嘉睿说自己对编程的热爱始于学校的课程,从此就像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一次数学课上,当老师要求大家尝试“模拟骰子概率”问题时,单嘉睿想到了通过写代码程序来完成。“当时网上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模拟器,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随机化的标准代码,并不困难。”这次特别的体验让他尝到了编程的乐趣。
随即,单嘉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编程社团。没想到,学校不仅非常支持,还匹配了不少资源。被点亮的单嘉睿,成立了学校历史上首个学生编程社团,在这里,他给社团成员讲编程知识,从最初的紧张到逐步熟练,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如何建立自信心,“当我能够带领一个班级并传授知识时,我不再怀疑自己,而是更加坚定了目标。这份自信驱动着我不断向更远大的目标迈进。”
在乐成,学校就像一个大社区,共建共享的理念根植每个人的内心。17岁那年,当单嘉睿发现学生社团工作遇到诸多问题,于是组织团队在一年时间内设计并开发了一个一站式校内社团管理与服务平台,帮助学生和老师提升了课后活动效率及便利性。
从乐成毕业后,单嘉睿进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并顺利获得了本硕学位。随后,他又前往斯坦福大学深造学习设计与技术专业,取得了第二个硕士学位。
在斯坦福期间,单嘉睿开始策划自己的创业项目,并在2023年毕业后回到乐成,为小学部设计了“零基础AI+Python编程”课外课,通过编程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们学习代码,同时介绍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实际应用。
“代码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可以帮助他人的工具。”作为一名专业的算法工程师,单嘉睿将当时开办编程社团的初衷延续到这门课外课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编程所激发的思维能力永不过时。”单嘉睿希望这门课程可以让孩子们洞察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激情是远比技能更难培养的特质,“即使不从事IT行业,编程也将成为我追逐一生的爱好。”单嘉睿回忆道:“大家都很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充满热情。这不是巧合,乐成始终给予我们不断思考、尝试、探索的空间和相应的支持,让每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方向。”
激励学生去创造未来,在乐成的“未来教育”中,人们总能看见在APEX科技中心,社区成员们一起搭建机器人进行着创新尝试;在VEX竞赛中,激烈的角逐不断涌现;在各年级的项目展上,学生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可转移技能,探索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而单嘉睿创办两年的EA课程,也成为“未来教育”中的一部分。
赵勇认为,在乐成,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积累应对挑战的知识,更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热情、自驱力、创造力和广阔的视野,培养契合未来趋势,适应变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
“个性化教育促进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说这话时,灼华一脸认真,很难相信,刚刚在乐成学校建校20年“未来教育论坛”上全英文发言的她不到16岁,连一旁的外籍专家都称赞,她的逻辑思维已经超出同龄人。
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自称“是乐成孩子”,现在已经十年级的学生灼华,喜欢阅读、喜欢独立思考。对于毕业典礼上学长们的自信阳光,灼华称,“每个人都很优秀,这就是最好的自己”。
“在这里,不管你是鱼,还是猴子,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强项和兴趣去发展,也没有人因为短板批评你,在这种包容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因为乐成的老师会帮我们找到闪光点,并不断发展。”灼华解释。
听了灼华对于乐成“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邰验龙说:“在乐成,教师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将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丰富海外留学经历的邰验龙,目前重返乐成任教,他非常欣慰,“这与我个人价值观高度契合。这里没有陈规陋习,没人会说‘历来如此’。我们探索将任何创意融入课程。”
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大二学生汪若妍主修交互设计,她对邰验龙的未来教育理念非常认同。她说,正是在乐成培养的思辨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让她很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在她看来,AI时代,通过跨学科协作,将设计思维、技术应用与行为洞察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真正改善人们生活。
赵勇认为,AI时代需要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获得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传统教学侧重于传授已知问题的已知答案,然而,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学生必须发展出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人类相互依存的需求尤为迫切,今天的学生将塑造未来,乐成学校的未来教育理念将会在实施个性化学习方面脱颖而出。正如一位家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点亮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