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化妆品报 邹青颖
当地时间6月30日,欧莱雅集团宣布已签署协议,收购全球增长最快、最具创新力的专业护发品牌之一Color Wow。此次收购进一步增强了欧莱雅专业产品组合,该组合拥有公认的成功纪录和强大的全球增长潜力。据了解,Color Wow将加入欧莱雅专业美发产品部,交易金额目前暂未披露,不过有消息称该品牌的估值有望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6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6月9日),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英国高端护肤品牌Medik8的多数股权,并获得了未来可全面收购少数股东股权的权利。交易完成后,Medik8将纳入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
大集团的频频收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的收购风向。据化妆品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全球美妆领域的收购事件达14起,收购总额超320亿元。
01 2025开门红,印度美妆备受追捧
作为2025年首个出手“买买买”的美妆巨头,联合利华声势浩大。据外媒报道,其印度子公司(HUL)拟耗资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21亿元)收购印度初创护肤品牌Minimalist。若交易达成,这将是印度D2C领域最大规模交易之一,尤其是在护肤品行业。
据了解,由印度两兄弟Rahul和Mohit Yadav于2020年创立的Minimalist在2024年营收已接近3亿元。同比增长近90%。其中,该品牌在2022年增速最为迅猛,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暴涨404.5%、218%。
实际上,自2024年以来,联合利华已4次投资了来自印度的美妆品牌,包括高端皮肤科学护肤品牌SkinInspired、高端护肤品牌ClayCo Cosmetics、D2C护发品牌Arata和高端护肤品牌RAS,可见联合利华对印度美妆市场的看好。
咨询公司Red Seer曾预测,印度美妆个护市场在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2.96亿元),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涨幅将保持15%-20%的范围内。这就意味着,随着增长潜力的不断释放,印度市场已逐渐成为全球美妆新蓝海。
此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超7家印度D2C美妆品牌获投,包括Plush、Foxtale、Deconstruct等。可以说,HUL开年的第一笔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度D2C品牌的发展,各集团也将持续扩展新时代品牌版图,旨在涉足健康和保健等新兴领域。
02 最高收购价,欧莱雅85亿元“拿下”Medik8
6月初,据外媒报道,欧莱雅集团拟斥资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55亿元)收购英国高端皮肤科学护肤品牌Medik8的多数股权,以强化自身高端美容矩阵。而这也将是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额最高的一笔收购案。
公开资料显示,Medik8由英国皮肤科学家Elliot Isaacs于2004年创立,是提出“早C晚A”护肤理念的鼻祖品牌。截至2023年9月,Medik8年营收及税前利润分别达45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44亿元)、15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3亿元)。
这一大手笔收购再次反映出欧莱雅集团对皮肤科学美容领域的重视程度。早在2023年年初,原欧莱雅活性健康化妆品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从“活性健康”更精准地转向“皮肤科学”赛道,实现科学健康护肤的整合与进阶。随后,集团又先后收购韩国护肤品牌Dr.G、入股丝塔芙母公司高德美集团。
财报显示,2024年欧莱雅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90.88亿元),同比增长9.8%,成为集团增长最快的板块;今年一季度,该部门持续稳健增长,销售额同比上涨2.7%至172.98亿元,再次证明皮肤科学市场能够为集团带来的业绩增效。同时,该赛道也正成为全球美妆公司的必争高地。
03 “扩充矩阵”,本土企业完善生态布局
今年上半年,中国产业资本同样活跃。
3月,中国高端新奢美妆品牌集团USHOPAL全资收购法国百年院线护肤品牌PAYOT(柏姿),且收购协议已完成签署。
公开资料显示,USHOPAL创立于2017年,定位高质量国际美妆品牌集团。自成立以来,USHOPAL管理的品牌数量每年不断增长,截至目前,集团的独家品牌超过14个(4个投资品牌+10个运营品牌)。此次收购PAYOT,可见集团在完善品牌矩阵、加快全球顶尖美妆品牌整合速度所做的进一步努力。
6月,母婴龙头孩子王联合巨子生物以16.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养发赛道头部品牌丝域实业,成为今年以来国内交易金额最大的个护收购案。
一方面,从孩子王的会员基础来看,其主要由宝妈和老年带娃人群组成,针对这类人群的产后脱发、银发护理等问题,孩子王可以为丝域养发导流并实现品牌增长;另一方面,丝域养发的专业服务场景和养发市场积累,又为孩子王提供了新的用户触点与价值挖掘空间。此番操作,显示出本土企业正积极通过资本手段整合并调配优质资源,对完善自身生态布局有着战略意义。
在中国美妆产业收购中,6月橘宜集团收购功效护肤百植萃也同样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这一动作是橘宜集团布局科学护肤赛道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其多品牌、多赛道美妆矩阵的进一步完善。至此,橘宜集团正式构建起“彩妆+洗护+护肤”立体矩阵,而这也印证了本土企业为打造多样化品牌体系、利用不同品类优势形成互补的收购理念。
04 两起回购,红人美妆的可能性在何处
3月,科蒂集团宣布将持有的SKKN by Kim(“SKKN”)品牌20%的股份出售给卡戴珊的另一品牌SKIMS。交易完成后,SKIMS将把美容和生活方式业务合并到一个品牌下。这证实了此前“卡戴珊计划回购SKKN的少数股权,以扩充其SKIMS旗下新的美容类别”的传闻。
根据公告,在过去两年间,SKKN在科蒂的运营下,该品牌价值增长了1.5倍。
另一起红人回购是Huda Beaut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uda Kattan正式完成对Huda Beauty全部剩余股权的回购,重获品牌完全控制权。
据悉,早在2017年,Huda Beauty销售额预估为14.4亿元,同年,私募股权公司TSG Consumer Partners收购了该品牌少数股权。Dealogic显示,这笔交易创下了当时中东美妆品牌最高估值纪录。而在与TSG Consumer Partners携手的8年时间里,Huda Beauty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外媒报道,至2024年8月,该品牌年销售额已超过21.5亿元。
可以肯定的是,众多红人美妆品牌在完成初始积累后,往往都会选择与资本方达成合作,以加速其市场扩张和资本化运作。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红人美妆的可孵化价值,及市场对其的欢迎程度。
更典型的如,6月Elf Beauty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61亿元)的价格收购海莉的Rhode。据Fact Set透露,此次收购Elf Beauty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Rhode实现了2.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9亿元)的净销售额。此外,去年Rhode成为赢得媒体价值第一的护肤品牌,同比增长367%。
总的来说,在全球美妆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红人周期较为有限,品牌若想持续发展,还需逐渐摆脱个人IP,积极寻找长生命周期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