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请问在化解邻里纠纷方面,咱们有哪些经验做法?”
“在调解邻里纠纷上,我们还是本着和为贵的原则进行调处。”
近日,通辽市科尔沁区委政法委联合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院组建了法治实践团,开展了法治研学共建活动。法治实践团通过“送法下乡”,学习乡村法治经验、精准开展法律服务,进一步帮助村民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
前不久,在通辽站前,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施介第二派出所民辅警,结合夏季来临,出行人员增多的实际,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向过往旅客发放出行安全宣传手册,并为大家宣讲防盗、防电信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
这些是通辽市委政法委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将务实暖心的法治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的缩影。近年来,通辽市委政法委积极整合政法单位优势资源,聚合各类普法平台和阵地,按需施教开展“精准普法”、因时而动开展“四季普法”、因地制宜开展“流动+定点送法”,持续做优“法治服务直通车”普法品牌,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因人制宜开展“精准普法”。面向青少年群体,持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防范校园欺凌等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平安校园建设;面向妇女群体,联合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同心守护她权益”法治宣传服务活动,并充分发挥通辽政法媒体矩阵影响力,录制发布妇女权益保障主题普法微视频、图文信息等,全方位、多角度守护妇女权益;面向老年群体,结合重阳节、中秋节等节假日,深入敬老院、老年大学等老年人集中场所,开展“守护最美夕阳红”关爱老年人系列活动;面向企业,常态化开展“惠企助企促发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增强防范法律风险能力、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探索“四季普法”模式,分主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春季,深入农村牧区、招聘会和车站等地,开展“春耕正当时 法治来护航”“法伴同行 职引未来”等活动。夏季,利用暑假时间,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各类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送上暑期普法套餐。利用群众晚间消暑纳凉的契机,设置“普法小摊”,开展法治乌兰牧骑惠民演出。秋季,聚焦学生开学、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以精准的法治服务护航成长、助力秋收、守护“银龄”。冬季,组织开展“冬日送法暖民心”“新春送法进万家”等系列宣传服务活动,通过书写法治元素春联、举办元宵法治灯谜竞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宣传送到群众身边。
与此同时,积极构建“文化+普法”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治宣传巧妙结合,开展以书“弘”法、以扇“绘”法活动,让群众从中领略传统艺术之美,感悟法治精神。打造“实践+普法”模式,赋能法治文创,开展法律知识大冲关等近20项互动游戏。联合通辽公交集团打造普法公交专线,适时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普法宣传志愿者们还定期乘车“一路相随”进行法律咨询解答。将法治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融合,与通辽站、博物馆、图书馆等联合开设“惠民服务站点”,根据受众人群和站点特色,“一站点一策划”量身定制法治服务模式。
如今,行走在通辽市的大街小巷、村镇集市,可以处处感受到法治的氛围愈加浓厚,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的工作举措让“法治服务直通车”驶入为民“快车道”。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