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工程师周哲文:
备齐通行证,“飞”向这片新兴蓝海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7月4日上午11时,室外实时气温已经达到38摄氏度,南京的无人机航测工程师周哲文正站在镇江郊外空旷的作业区,执行巡检任务。
额角沁出的汗珠浸湿了帽檐边缘,周哲文微微眯起眼,目光穿透热浪氤氲的空气,牢牢锁定悬停在10千伏高压线路上方的无人机。指尖在遥控器面板上精准而沉稳地移动,如同一位与精密机械达成默契的指挥家。伴随着细微的嗡鸣,无人机灵巧地调整姿态,高分辨率镜头一寸寸掠过导线、绝缘子和金具——这是他与这座高压铁塔之间无声的深度对话。
一年前,周哲文还是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无人机方向)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毕业季的选择题摆在面前,这位来自常州的青年心中早已有了明晰的答案。“南京是省会,无人机产业发展势头好,机会多。”他表示,政策东风下低空经济的广阔图景,成为他职业航向的重要坐标。
对未来的敏锐嗅觉,促使周哲文在校期间便未雨绸缪。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钻研,成功考取了CAAC/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合格证书,为飞向这片新兴蓝海备齐了“通行证”。去年2月,通过校园招聘的桥梁,他顺利进入江苏量为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短短数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勤勉态度,周哲文在6月毕业时成功转正,正式成为公司无人机数字化部的一名无人机航测工程师。工牌上清晰印刻的岗位名称,是他职业航线的崭新起点,也悄然印刻着南京新兴产业拔节生长的年轮。
最近,周哲文正为公司的重要合作方——镇江无人机中心执行无人机巡检框架项目。每一次升空,都是对传统人工巡检方式的“效率革命”。他专注地凝视着地面站屏幕上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在密密麻麻的电网“森林”中,寻找着可能存在的发热点、绝缘子破损或金具松脱等隐患。
江苏量为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网大数据清理管理、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对周哲文这样的新生力量寄予厚望。“低空经济爆发在即,无人机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拓宽。”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像小周这样既懂机械原理、又具备无人机实操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是产业升级最渴求的新鲜血液。”
我市低空经济正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与去年相比,产业链企业由180家迅速增长至344家;起降场点由47个增长至266个;空域由8个片区、671.56平方公里增长至120个片区、超2000平方公里。一个围绕低空经济的创新生态圈正加速形成,释放出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
南京,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其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为无数像周哲文这样怀抱梦想的年轻学子铺设着坚实的跑道。当青春智慧遇见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当高校学子的职业愿景融入南京产业升级的壮阔蓝图,无数崭新的职业故事正在这里破土萌发,如同那翱翔于城市上空的无人机,不断探索着未知,也测绘着属于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