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点
创始人
2025-07-08 06:52:09
0

临期食品盲盒正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自己低价开出高端食品的拆盒体验,商家也乐于借此减少库存浪费、完成品牌营销。热度之下,食品安全与规范监管不可忽视。如何在鼓励消费创新的同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临期食品盲盒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对商家而言,它是降低库存损耗、优化成本结构的工具;对消费者来说,是用更低成本获得消费满足的途径;对社会整体而言,更是推动绿色消费、减少浪费的有益尝试。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减少浪费、合理利用”买单,这一现象折射出消费观念的悄然变化。

临期盲盒的魅力在于“未知”与“划算”的双重吸引——低价加上随机组合,让消费者在拆盒过程中极易“上头”。然而,不同于玩具或饰品,食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只看“玩法”,更要坚守“底线”。食物直接关系到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盲盒不应成为食品安全的“盲点”。一些商家以“盲盒”之名规避标识义务,导致包装信息缺失、食用建议不明,甚至将过期食品“改头换面”纳入盲盒,既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推动临期盲盒健康有序发展,亟须多方协同、规范共治。

商家应强化采购、运输和保鲜等环节的管理,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条件和食用提示,方便消费者识别和合理选择。同时,建立销售数据追踪和回溯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监管部门应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现场检查和抽检频次,针对高风险商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为新消费业态健康发展护航。

只有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这一新业态才能真正实现从“流量产品”向“责任产品”转变,成为助力绿色消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有益实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赖奇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行评级|瑞银:重申国泰航空“...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国泰航空将于8月公布中期业绩,如计及联营公司国航的36亿元人民币亏损,预计集团上...
津电以创新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赵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津电始终严格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落实集团公...
硅谷“抢人大战”愈演愈烈!Me...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财联社7月8日讯(编...
特变电工涨2.04%,成交额4... 7月8日,特变电工盘中上涨2.04%,截至11:10,报12.49元/股,成交4.49亿元,换手率0...
华宝新能涨2.01%,成交额3... 7月8日,华宝新能盘中上涨2.01%,截至10:57,报51.85元/股,成交3756.24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