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老年人不小心碰了碰头,过了几周却开始头疼、走路不稳,甚至一侧胳膊腿乏力发软?别以为只是年纪大了,很可能是脑子里悄悄长出了个“血包”——医学上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南京鼓楼医院采用创新微创方法,从源头“关掉水龙头”,帮助众多患者实现康复。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庄宗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起初大都症状不明显,但伤后数周到数月可能逐渐出现头痛、恶心、肢体无力,甚至性格精神改变等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个“血包”可能越长越大,会挤压大脑,引发严重后果,比如癫痫、偏瘫、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形象地称作“钻孔放水”。神经外科医生会在患者颅骨上钻个小孔,把硬膜下聚积的血肿通过术中冲洗和置临时引流管几天引流出来,减轻对大脑的压迫。钻孔引流术能有效缓解症状,大部分情况下能有效治疗该出血。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对高龄患者来说,如整个流程配合不佳会增加系统风险。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打开脑袋就解决这个问题?新兴的脑膜中动脉栓塞术(MMAE)就是这样的微创妙招。最新研究发现慢性硬膜下血肿之所以容易复发,其罪魁祸首是血肿包膜上新生的、缺乏完整血管壁的、脆弱的小血管,它们像坏掉的水管一样不断渗出血液。而这些小血管的“供水”主要来自脑膜中动脉。因此,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就是通过微导管,把栓塞材料注入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堵住向血肿供血的“水管”。这样一来,“水龙头”关闭了,新的血液漏不出去,硬膜下的血肿就不会越积越多,身体可以慢慢把其降解吸收掉。
整个治疗过程不需要开颅,只需在局麻或全麻下从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细的导管,微导管沿着血管一路导航到头颅的硬脑膜中动脉中使用栓塞剂堵塞其主干及分支即可。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组在过去几年顺利完成多例该手术,效果满意。
庄宗提醒,如果家中老人头部受轻伤后出现反常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治疗。不管是“放水”还是“关水龙头”,认真听从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的办法,才能让老人家早日转危为安。
通讯员 王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