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 7月7日,来自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截至目前,云南已盘活低效闲置经营性资产634个、带动就业1.2万余人,有力推动“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
近年来,云南省认真落实“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工作要求,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升级改造、招强引优、转变用途、灵活重组”四种路径“招小商”盘活闲置帮扶资产,促进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在“升级改造”盘活促就业方面,云南对设施设备不完备导致闲置的帮扶资产,通过升级更新设施设备、完善服务等方式盘活。例如,彝良县整合废弃煤矿厂房、闲置农贸市场、学校校舍等资源,用于改造提升6个竹笋初制所,新增就业岗位370余个。会泽县矿山镇布卡村对肉牛养殖基地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租给会泽桓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于马铃薯仓储分拣,村集体实现年租金收入16.8万元,直接带动41人就业务工。同时,该公司承租矿山镇6000余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增收。
在“招强引优”盘活促就业方面,对基础设施完备、但经营能力不强或不能自主经营的,因地制宜引进有运营经验、有实力的经营主体,通过“腾笼换鸟”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盘活。例如,广南县引进有意向扩大生产规模的本地经营主体,盘活闲置资产23个,可提供就业岗位438个,已吸纳带动就业263人,实现能人创业与盘活资产双重目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云南省已盘活低效闲置经营性资产634个、带动就业1.2万余人。此举既有效盘活了资产促增收,又助力解决脱贫地区“一老一小”问题,有关做法还在2024年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资产管理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南将持续推动闲置资产盘活,做好分类指导,完善长效机制,加大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企业信心,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多渠道盘活闲置帮扶资产,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
上一篇:“牧”星“耕”月
下一篇:韩国媒体披露尹锡悦涉嫌罪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