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位于南六环、京津高速、凉水河形成的三角地内,一座全地下的再生水厂正在紧张施工。据北京排水集团亦庄北排公司副总经理李广路介绍,水厂将于202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北京经开区凉水河以北唯一一座再生水厂。
服务面积约55平方公里
走进再生水厂工地,只见地面正中已经被挖出大土坑,渣土运输车一辆接着一辆满载土方驶出,周边围立着粗壮的施工降水疏水管,用于将挖出的地下水排出……“水厂需要开挖土方200万立方米,将于202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北京经开区凉水河以北唯一一座再生水厂,处理能力占北京经开区污水处理能力的80%,承担着北京经开区凉水河以北区域、凉水河南侧物流基地的污水处理任务,服务面积约55平方公里。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北京排水集团亦庄北排公司副总经理李广路介绍说。
据了解,亦庄新城台湖再生水厂一期工程是2023年11月《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实施以来,北京市首个落地的污水处理领域特许经营项目,标志着北京污水处理行业在市场化经营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由北京排水集团市场投融资平台北排产业集团牵头实施,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模式,总投资约38亿元,合作期长达40年。“新机制下,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运营效率。”李广路表示。
预计到2035年满负荷运转
据李广路介绍,项目污水处理将采用“预处理+AAO+MBR+臭氧氧化+消毒”工艺,出水执行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B标准。一期规划污水处理量为35万立方米/日,其中30万立方米用于回流凉水河。“一期工程已经充分对当地的污水留出了增量空间,预计到2035年才会满负荷运转,我们最终的日处理能力将达到50万立方米/日。”李广路说,目前周边散落着至少五六个小型的污水处理站,届时都将纳入到亦庄新城台湖再生水厂。
同时,该项目在施工中包括底板、地上的承载还充分考虑低环境影响,将除臭标准提升,使地面上闻不到任何异味。据李广路介绍,目前北京刚颁布的排放标准已经将臭气浓度从2000OU降到600OU,“而这个项目,我们将采用自有除臭技术,将排放浓度降至更低,包括地下箱体的换气、臭味的收集以及排放都将有严苛的标准,同时,我们还会将排气烟囱的高度从通常的15米提高至29米。”
将为经开区提供高品质再生水
据悉,多年来,北京排水集团主动靠前服务北京经开区,在再生水供应、核心区防汛、排水管网运维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11年起,北京排水集团通过小红门再生水厂向北京经开区供应高品质再生水,最大供水能力7万立方米/日,目前实际供水量已达7万立方米/日,有力保障了京东方八代线等园区重点企业的用水需求。当前,集团正在建设13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新建管线,建成后将为北京经开区提供20万立方米/日的高品质再生水,进一步提升对北京经开区的产能保障水平。
文/本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