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7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及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
上述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超过1000家,其研发强度、毛利率和营收增长率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中小企业“排头兵”
专家表示,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创新能力突出、核心技术掌握度高、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质量效益优良而著称。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这些“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尤其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我国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就接近5000家。
在过去的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专利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密度领先,每千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64项,每亿元研发费用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72.7项。
目前,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000家。这些企业虽然市值较小,但具有较强的创新属性。据统计,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约67亿元,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同时,其研发强度(10.4%)、毛利率(31.6%)和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自2019年以来,超过3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沪上市,占同期全部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45.9%,其中超过310家在科创板上市,凸显了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吸引力。
专精特新指数系列将发布
据上交所介绍,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的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规模较大的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样本合计市值和研发支出占全部科创专精特新证券的比例分别为47.7%和41.9%,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精准表征了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特点。
为更多维度表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还同时发布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和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表征沪市和A股市场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其中,上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100只规模较大的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中主板证券占比25%,科创板证券占比75%。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为市场提供了沪市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基准。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从沪深北市场选取合计100只排名靠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最新一期样本包含沪深北市场证券分别为41只、48只和11只。该指数对全体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支出和净利润覆盖率分别为33.0%、20.9%、28.8%和40.0%,全面反映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格局。
上交所指出,本次专精特新指数系列的发布,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质效。
据了解,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后续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工具,并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培育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