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将“止损”?中金基金
创始人
2025-07-07 20:38:38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业行家

  一纸公告,宣布闫鑫加入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基金,与王家列共同管理。一周之前,朱剑胜管理的两只基金突然交由丁杨、高懋接棒 —— 中金基金的换将并非个例。

  换将潮为何爆发?

  2025年7月4日,中金基金公告基金经理变更:闫鑫女士作为新增基金经理,加入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无独有偶,由中金公司朱剑胜管理的中金新锐A和中金精选A,在今年6月30日交由中金基金的丁杨和高懋进行管理。

  通过Wind数据汇总,今年上半年已有2600余只基金更换(新增/离职)基金经理,较去年同期同步增长11.8%。仅今年6月份,就有440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更,涉及易方达、兴业系、中银系等多家公募的旗下产品。

  图1:2025年1月-6月基金经理变更人数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业绩为何暴跌?

  此次出现变更的几位基金经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简单来说就是“业绩差”。

  闫鑫此前作为中金消费升级的基金经理,在宏观整体走弱的背景下重仓持有可选消费股,业绩连续多年垫底。终于在2025年开始转变思路,购入比亚迪、佰维存储等新质生产力背景的股票,基金表现堪堪有所回升。

  图2:2021-2025Q1中金消费升级A重仓股(中报尚未公布)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图3:2021-2025Q2中金消费升级A同类基金排行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而朱剑胜此前作为中金新锐和中金精选的基金经理,其在任期间两只基金的任职回报(初始基金口径)分别为-8.8%和-12.2%。在他卸任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之后,资金管理规模从原来的22亿跌至1.09亿元,在管规模瞬间去掉了95%,东山再起估计要难咯。

  图4:朱剑胜管理基金回报和在管规模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再往前回溯,前中金基金副总邱延冰于2024年7月29日离职。离职前在管的3只基金(中金瑞和A、中金衡优A、中金鑫瑞优选一年持有)任内回报率分别为-17.58%、-13.06%和-33.52%。尽管其离职原因为“个人原因”,不难推测,职位变动与业绩表现密切相关。

  图5:邱延冰管理基金回报和在管规模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管理层为何换血?

  从公司管理层变动情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中金基金近期的基金经理变动实际上是管理层动荡的延续。

  2024年1月19日,时任董事长胡长生因工作安排卸任。由银行系背景的李金泽和宗喆接任董事长及CEO,同时标志着管理层重组的开始。

  整体来看,中金基金以“固收+货币”为主,权益类资金规模极小,仅为72.13亿元和6.49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6月30日为340.35亿元和188.9亿元)。

  图6:中金基金在管规模分类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从中金基金业绩表现来看,随着近几年在管资金逐渐上涨,公司业绩指标也逐渐向好,2024年收入增速达到30%,净利率也从11%达到24%。不过坏消息是,公司的资金规模在2025年遇到了增长瓶颈,若要继续上涨恐怕还是要在权益产品上下功夫。

  图7:中金基金规模变动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后基金公司收入始终维持在6亿左右的水平,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净利率水平从24.8%跌至24.2%;公司收入下降主要受其降低管理费率以及低管理费用率的固收产品扩张所致。

  图8:中金基金收入、收入增速及净利率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2024年至今,我们看到管理层的扩张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

  2024年2月29日宗喆兼任财务负责人,4月19日兼任为上海分公司负责人;2024年8月由副总李耀光负责设立深圳分公司。除此之外,公司的REITs业务延续了“投行+管理”的协同发展模式,当前已达到市场第2名,仅次于华夏基金。

  而针对权益产品的改革,鉴于中金基金投研能力实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故其通过大量被动管理基金来扩充股票基金总量。

  图9:中金基金投研能力 vs. 市场平均&中位数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此外公司也通过调动基金经理来提升整体投研能力。拥有量化背景的王家列当前正处于培养期,其管理的3只基金(中金中证500ESG基准指数增强A、中金恒远一年持有、中金景气驱动A)均为共同管理,而非独家管理。

  相关措施还包括重用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比如由业绩表现较好的丁杨来接任承接了此前朱剑胜的中金新锐A以及另一只债基中金恒新90天持有,在管规模大幅增长。

  图10:中金基金丁杨在管基金规模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梳理一下现任基金经理,我们认为当前的人员调整尚有操作空间。比如这位许忠海,自中邮基金跳到中金基金之后,其管理的两只基金任职回报率为-42.35%和-15.6%,水平堪比“散户”。

  图11:中金基金许忠海管理基金回报和在管规模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深层动因何在?

  中金基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尽管表面上为投研能力不足倒逼权益部门的人事变动。本质上则是股东方对公司长期战略失衡的纠错——以管理层换血来推动战略转向权益市场,以基金经理更换来解决短期业绩危机。

  然而这些措施(包括被动型产品扩容)均属“速效药”,投研能力提升仍需要长期投入。

  目前来看,公司的改革尚需时日,我们还需要关注公司未来权益团队的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以验证转型实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甘快看】#节气里的大美中国#... “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时光轻盈流转,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里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它宛如夏...
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   记者7月7日了解到,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
最新或2023(历届)河北工程... 学生需在报到前15天在河北省内任何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凭本人学号交纳入学第一学年的各项费用。各项费用合计...
韩国资产暴跌 此前特朗普宣布对...   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后,该国资产跌至盘中低点,美国与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的紧张关系...
“筑巢引凤” 聚企成“链”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看到,数十家眼镜企业正加紧生产,镜架、镜片、蓝牙眼镜等各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