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快评丨一条好评就值五块钱,社会信任值多少
创始人
2025-07-07 19:33:48
0

转自:河北长城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马青  

近日,央视调查曝光了网络平台“零差评”背后的秘密:在多个社交、电商、内容平台上,虚假好评正以“五块钱一条”的方式被批量制造,而真实差评被悄然删除。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社交平台上虽然屏蔽了“刷单”“控评”等关键词,但只要输入如“S蛋”“鱼塘”等暗语,就能找到“水军机构”。 其实,刷好评、删差评的生意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与电商评价体系相伴相生的灰色产业链。消费者通过评价权为商家打分,商家通过评价来获得消费反馈、改进意见,而潜在的消费群体则通过评价来做出判断,这本来是评价体系的良性运行逻辑。然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评价的地方,就有控评,这在互联网上已经是一门“显学”。很多网友看到“第三方测评”“探店笔记”时会警惕这可能是“软文广告”,看到全是好评的评论区,也不由得暗自盘算真话的比例。 消费者苦“刷评”久矣,而法律也没有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用户评价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对于组织刷评的中介和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也明确了责任与高额罚款。 司法实践已有判例。2024年,河南范县人民法院判决一个组织刷评的水军团伙以非法经营罪获刑并罚款。2025年,长沙一公司因虚假好评构成不正当竞争,被法院判赔十万元。上海还有一位“差评师”,恶意给商家差评再索要删帖费获利7000元被警方刑事拘留。 法律边界是清晰的,问题在于市场的每一方参与者,包括用户、商家和平台,是否都愿意直面规则、维护规则,而不是在利益驱动下彼此推诿。 有些消费者一面吐槽评价不真实,一面却心甘情愿地在商家返现给好评的诱惑下写下并不真实的体验,甚至为了一单几元、十几元的费用而参与“刷单”。有些商家一面吐槽竞争对手“买水军”,一面自己又忍不住删差评、买好评以图短期获益。而平台方的管理疏漏也令人困惑——毕竟记者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暗语找到水军机构,管理者有什么理由对暗潮一无所知?或许是因为,流量为导向的算法逻辑,与更严格的管理手段之间天然存在矛盾。 造假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是市场失序,更重要的是污染了信任之源,整个网络生态都将陷入信息失真、认知错位的困境。那么,我们该如何重塑评价体系? 商家应当放下“挣快钱”的执念,不要把商业经营当作一次短期投机,而应该思考品牌如何长期成长,真实评价或许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转化率,但却能在用户心中逐步积累起信任与口碑。 平台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比如,提高评价排序的透明度,引导商家展示更多客观数据,如退货率、复购率、服务响应等,减弱商家制造虚假好评的动机,设置“补充评价”和“长周期反馈”等机制,引导用户真实表达,同时强化检测技术,通过大数据筛选出那些疑似刷单的评价,追本溯源寻找到隐藏在平台中的水军们。 监管部门不能止步于个体账号和内容本身,更要抓住“造假组织”的源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打击链条化、跨平台治理。推动平台与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打击机制,定期共享可疑账号、可疑行为模式、关联支付路径等数据资源。除了打击造假,也要奖励真实、重建信任机制,鼓励平台对实名下单、原创内容和真实图片的评价打上“信任标识”,而对虚假比例较高、用户投诉集中的商品或商家,设立“风险提示标识”,从而强化行业自律。 虚假评价对信息的污染不是小事,它会腐蚀我们对真实的认知,会影响我们的判断,甚至动摇社会信任的根基,唯有真实才能有健康的市场。所以,对真实体验负责,对每一次评价负责,不仅是消费者的权利,也是义务,否则,虚假评价最终会成为射向自己的回旋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普照明新增质押4000万股 ... 7月8日,欧普照明公告,控股股东中山市欧普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欧普照明4000.00万股股份进行质...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重上3.3万亿... 转自:千龙网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
新中港新增“昨日涨停”概念 2025年7月8日,新中港(sh605162)新增“昨日涨停”概念。根据喜娜AI概念解读,2025-...
成都8个上榜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公布成都8个上榜 本报讯 (成都日...
去年12月以来首次!胡塞武装对... 财联社7月8日讯(编辑 牛占林)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周一下午,也门胡塞武装军方发言人叶海亚·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