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船务资讯)
在搞定了“大而美”法案之后,特朗普的重心重回关税。随着7月9日贸易谈判最后期限临近,马士基在2025年夏季版的《马士基全球市场更新》中表示:“这些谈判的结果当然会影响全球贸易。”
自4月2日美国正式向世界宣布其关税方案以来,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可预见性已经恶化,贸易壁垒也有所增加。
截至目前,只有英国、越南与美国敲定了贸易协议,另与中国达成框架协议。针对大多数国家的进口关税都被“暂停90天”,面对10%所谓“对等关税”。
根据马士基的集装箱加权有效平均关税数据,平均而言,企业目前支付的实际美国进口关税约为21%,远低于在4月2日后不久达到峰值约54%。
马士基首席商业官Karsten Kildahl表示,“如今的成品很复杂,因为它们通常在几个国家制造,并且多次跨境。优化跨境是企业在应对更高的贸易关税时需要采取非常战略性的方法。这一切都始于良好的供应链规划。”
特朗普:美国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已经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称,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通过越南转运输美的其他国家商品征收40%关税。越南将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此外,随着7月9日“暂停90”最后期限临近,美国与欧盟、日本、墨西哥等的贸易谈判也备受关注。
简言之,在搞定了“大而美”法案之后,特朗普真的越来越“飘”了。一方面,称不考虑延长关税谈判最后期限。另一方面,特朗普表示,将从7月4日起向各国发出信件,通知相关国家货物进入美国时将面对的关税税率。
据他所言,一天或许将有10个国家收到有关信件,信中提及的关税税率为20%至30%。
特朗普说,“我倾向发通知,说明他们将要支付的关税,这么做简单多了。”
事实上,欧盟成员国政府对美谈判立场趋于强硬,坚持要求将美国取消对欧盟关税作为任何框架协议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的协议似乎更为困难。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日本要求美方全面取消加征的关税,不接受类似英国与美国达成的附带汽车出口配额的协议,也不接受10%的所谓“对等关税”。
中国继续扩大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马士基指出,在2025年上半年看到了集装箱需求的强劲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需求增长了6.1%,与前几个季度持平。第二季度的数据尚未最终确定,但将揭示关税引发的高度波动。
马士基在其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预计,2025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将在负1%至正4%的范围内,相对保守的观点部分反映了下半年关税的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潜在下降。
马士基首席商业官Karsten Kildahl表示,“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需求强劲增长。事情的发展并不完全出乎意料,我们确实看到客户在关税宣布之前提前发货。这在制造业中更为常见,在零售商中则较少,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出货量反映了需求。我们没有看到库存水平大幅增加。”
随着地缘政治和贸易格局的持续演变,西方企业对供应链的重构也在加速推进。马士基指出,其多家大型客户近年来已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尤其是在服装和时尚等行业。但实际上,这些地缘政治野心尚未显著实现。从贸易流量来看,过去五年,欧洲从远东的集装箱进口量稳步增加,亚洲在欧洲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也有所增加。
马士基首席商业官Karsten Kildahl指出,除了关税对贸易和供应链的影响外,近几个月来,美国消费者情绪恶化,与5月份美国耐用品需求下降1.8%相一致。
马士基表示:“展望未来,全世界都在关注关税问题。这些谈判结果将直接影响下半年全球贸易形势,也将深刻左右企业信心与消费者情绪。”
在其他热点
中东局势:随着达成停火协议,中东冲突将得到缓和,马士基决定恢复对海法港的挂靠。
红海最新消息:虽然马士基继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将保证红海的安全通行,但该地区的局势仍然高度动荡。最近的事件表明,安全风险继续大幅上升,因此有可能影响正常物流运营。
准班率:Sea-Intelligence5月份准班率数据显示,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双子星”网络的准班率达到90.9%,高于90%的目标值。